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最早涉外商店20多年未进新人 员工称等着退休(2)

2016-09-12 05:10:34  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佳    参与评论()人

作为国内最早的涉外商店之一,是新中国第一家为常驻外宾、旅游团队提供服务的大规模涉外商店。当时,这里服务对象一度只限于涉外人员( 包括海员、游客、外交官、留学生等)、华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干部; 销售的商品是进口加特供; 结算方式是外汇和各种兑换券; 服务员要求会说外语,特别是英语和日语。

如果有人能拿着神秘的外汇券从友谊商店里买到诸如电视机、手表、威士忌、可口可乐之类的紧俏品,也是当时人们炫耀的资本。对访华的各国领导人来说,逛一逛友谊商店几乎是他们来华的“保留曲目”。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外汇券停止使用后,普通中国人终于可以进入友谊商店。据资料记载,到了1991年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北京友谊商店似乎在一夜之间被突破最后防线,完成了对中国人的“完全开放”。

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大批外资零售巨头蜂拥而入,友谊商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迷失方向。随着北京市场化进程的加剧,百货商场、大卖场和购物中心开始兴起。同时,加上国内货币政策的不断放宽,外籍顾客已可以通过银联卡等多种手段进行消费,北京友谊商店早已不是外籍顾客购物的唯一选择。

友谊商店凋敝与同楼民企红火

对外开放并非是涉外商店走向凋敝的必然命运。友谊商店的卖场虽然门可罗雀,但同一栋楼内,友谊商店出租的二层丝绸专区和一层东北角的进口超市却生意兴隆,这里在2014年分别转租给一家民营丝绸企业和一家进口食品超市。

被重新装修的二层显得明亮时尚,顾客也络绎不绝,两三位导购忙着招呼顾客。据其中一位导购说,丝绸区域销量一直不错,她们忙起来经常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没做过多宣传,但来这里购物的既有外国人还有很多回头客。“好多老外都是奔着丝绸来的,我看他们并不会上楼买东西。”导购人员说。

同样,一层的“婕妮王”超市是附近外籍人士和白领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家连锁超市在京城颇有人缘,由于毗邻写字楼、使馆区、外交公寓,自2014年进驻友谊商店后,超市的人气一直很旺。

到底是什么让一座楼内的不同外贸企业冰火两重天?

40岁的张一峰(化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来到友谊商店,在他之后两三年,商店里就没有再进过新人。作为三层珠宝钻翠组的老员工,他也能感受到友谊商店与市场环境的格格不入,至于原因,他本能的回答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没有改变,这您得问我们领导啊。”

针对友谊商店近年来经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北青报记者致电友谊商店总经办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他们并不清楚市规划委挂出的公告具体怎么回事,需要向首商股份的领导请示。而首商股份市场部负责人回复北青报记者称,相关领导们正在出差,需要等回京后当面汇报再说。

“20多年没进新人了,我一直在等着退休”

对话人张一峰(化名) 友谊商店柜台销售人员

北青报:友谊商店里的售货员明显比顾客多很多啊?作为国企,你们有没有任务指标?现在的商品进货情况怎么样?

张一峰:人少很正常啊,销售任务有,但完不成也没办法。商业市场环境就这样,各家也都不好做。三四年前珠宝行业还不错,现在随着社会大环境的转变,送礼的人少了,珠宝翡翠的经营方式也转成微商、工作室这种私人化经营模式,来自市场的冲击肯定有。

前些年我每年还会出差两三次,到南方去参加订货会,但近五年都没有再出去过,也没有进过新货。因为我们进货手续需要层层审批,但五年前市场进价也比较高,那会儿也不敢进货了,这些旧款就一直卖到现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