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摄影师被誉唐山影像字典:不忍将镜头对准遇难者

2016-07-28 04:25:08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常青用镜头记录了唐山重生的整个过程。

  大震后第二天,摄影师常青按下快门,成就四十年的“唐山影像”

今年82岁的常青老人是唐山市的一位摄影家。40年前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常青放弃了做风光摄影家的梦想,地震之后第二天,就开始用相机记录被巨大灾难袭击的唐山。在他的镜头里,唐山从一片废墟,变成了一群简易楼,又渐渐转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

40年过去了,常青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了唐山重生的整个过程,被媒体誉为“唐山的影像字典”。在常青老人家中,北京晨报记者听他讲述镜头里的那些唐山人和唐山事。

那一刹那亮如白昼

经历过抗美援朝战场洗礼的常青,在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也吓蒙了。“刚睡下没一会儿,整个房间里突然亮如白昼。”常青说,那几天特别热,他前半夜在外面乘凉,后半夜困得厉害,回屋躺下就睡着了,但白光出现那一瞬间还是一下子就醒了。“人体在地震发生前那一刹那,还是有异样的感觉。”

常青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后来才知道当时出现的白光是大地震前的地光。“大约持续了十几秒钟,然后又黑下来,接着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好像有几十架飞机同时在身边起飞。”常青说,其实那就是整座城市在坍塌的声音。在那种巨大的响声中,人完全蒙掉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很快感觉到自家的楼板在跳,头顶的天花板也在跳。“这时才反应过来是地震了。”

常青说,他当时赶紧拽起还愣在床上的妻子和女儿,连衣服都来不及穿,赤着脚就往外跑。这时房门已经变形,楼道里也落满了砖头瓦块。一家人摸黑,深一脚浅一脚地从三楼逃下来。

回忆地震时的情景,常青感叹自己很幸运,他所住的楼房是大地震中为数不多没有倒塌的楼房。“我们走下楼,外面漆黑一片,一点声音都没有。”常青说,起初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灾难的严重,直到天快亮时,有邻居惊叫,怎么看见凤凰山了?那是唐山市内一座小山,平时有周围楼房遮挡,他们在院子里是看不到山的。在那一刻,看到凤凰山是件恐怖的事情,意味着周围的楼房已经被夷为平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