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三不收”局长曾关手机躲送礼者 被500元红包腐蚀

2017-05-07 06:16:15    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评论()人

面对络绎不绝的送钱送物者,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颇有原则”地给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规矩: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他靠着如此荒唐的“规矩”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随着外界不断涌来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卢铭旗的思想防线进一步松动,贪欲也随之如泄洪之水般奔腾汹涌,最终把他淹没。

英模老兵的绝对原则

卢铭旗,男,汉族,1961年出生,山东莘县人。他15岁参军,17岁入党,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表现突出,多次荣立军功。1984年,23岁的卢铭旗还以福州军区“尊干爱兵模范连”英模代表的身份参加国庆阅兵观礼。

1999年,38岁的卢铭旗脱下了军装,转业到安阳市劳动局,任劳动就业处副主任。转业之初,由于地方实行房改,他没赶上分配住房,一家人一直租房生活。但是这位昔日的英模老兵保持着在部队的优良作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也曾干出了成绩。特别是2004年,他负责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带着人跑福建、深圳、青岛、上海等地,联系业务、签订合同,承担任务繁重的培训服务,苦也不埋怨、难也不退缩。当年,安阳就输出劳务人员50余万人,成为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经验在省内被广泛推广。

这个时期的卢铭旗,坚守原则,凡是送钱、送券、送物的,一概被他拒之门外。有时为了躲避送礼者,他甚至会关掉手机、拔掉家中电话线。“那时,我对送礼者是非常厌恶的。”卢铭旗后来说。

“三不收”局长的“相对原则”

转变源于一个500元的红包。

有一年春节,一家企业负责人派人给卢铭旗送来500元红包,当时,这相当于他半个月工资。卢铭旗一再拒绝,最后被一句“逢年过节,人情交往”动摇了决心,忐忑不安地留下了红包。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收受利益方的红包。就是这个红包,打开了卢铭旗的防线。

防线一旦被打开,卢铭旗就像一只有缝的鸡蛋,被诸多送红包者紧紧盯上。尤其是2009年以后,他先后升任市劳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和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管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病退认定等工作,实权在握,引得送礼者争先恐后。

面对蜂拥而来的送红包者,卢铭旗并非来者不拒,而是选择性收礼。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收”的规矩,即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有一次,一个社区医院院长来到卢铭旗办公室,放下2万元就走。卢铭旗觉得此人信不过,破坏了自己“三不收”的规矩,就立即拿上钱、开上车,跟着来到那家社区医院,将钱如数退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