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人机“黑飞”扰航频发 监管现难点如何破解?(2)

2017-05-03 19:41:32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我国对无人机行业早已有明确法律规定进行监管。早在201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就出台了《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飞出视距(距离超过500米或高度超过120米)或驾驶空机重量大于7公斤的无人机操控人员需持有“执照”。2013年12月1日施行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明确了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审批与管理工作。

然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现状来看,监管无人机、保障航空安全却呈现出多重难点。首要难点就是无人机购买销售环节监管缺失,有很多购买者没有无人机飞行经验和资质,甚至有人使用无人机从事非法活动。

目前网络上还出现了提供无人机改装的商家,并可以加装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如“火箭”发射装置。专家指出,无人机的易获得性,使得扰航事件发生后很难取证、追查到人。

孙家东介绍,长水机场目前发现的5起无人机扰航事件,都没有办法取证并进一步追责处理。

据了解,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公司日前发布公告,决定以最高100万元奖励提供近日影响民航航班正常飞行案件线索的人员。

还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涉及机场净空区管理的主要有空军、民航、公安三个部门。而针对无人机“黑飞”问题,这些部门之间又存在监管责任上的重合和限制,无人机使用者申请飞行程序较为复杂。

记者了解到,以成都为例,申请无人机飞行许可需向空军、民航和公安部门进行申报,申报通过后,无人机起飞前、降落后都需要再次报备。“办理程序比较繁琐,很少有个人提出申请。基本是开展巡线、体育飞行等才申请。”郭适说。

无人机监管尚在摸索中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发布了无人机管理相关规定。在美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起步较早,美国联邦航空局早在2015年12月就出台规定,开始对小型无人机实行“实名制”。而在国内,相关部门也开始尝试一些手段对无人机进行监管。

记者发现,目前国内一些机场配备了无人机电子干扰枪,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孙家东介绍,使用电子干扰枪来干扰无人机可能产生次生风险:一是,无人机直接掉下来,砸到人或物;二是,万一被干扰以后失控,无人机乱飞,可能和飞机发生碰撞;三是,后续处置没有明确说法,怎么处理和无人机机主的关系是个难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