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假”体检?体检正常没多久却查出癌症

2017-04-24 02:50:55    华商报  参与评论()人

白领小朱疑惑地说,“公司同事前段时间都接受了一年一度的公司体检福利,胸片和B超检查也都做了,当时说各项指标没啥异常。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位同事被查出患癌,竟然还是中晚期!”周围同事唏嘘的同时心生疑问:“难道我们做了‘假体检’?

究竟选择哪些体检项目,才能揪出癌症早期病变的‘蛛丝马迹’?”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认为,体检项目要做好“加减法”。

  体检项目不可能“一招鲜”

叶定伟表示,正是癌症“隐匿性”的特点,即便接受年度一般性常规体检,也难免会发生漏诊、误诊。事实上,血液检查、影像检查、体格检查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盲区”,即便是全身影像检查,也不可能查出体内隐藏的所有“癌症信号”。

我们不能因为身边发生的漏诊个案来质疑体检的价值,事实上体检对于捕捉身体异常信号、及时治疗干预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体检项目不可能“一招鲜”,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体检项目便能轻易发现“癌信号”也是过于理想化。

  依据内因诱因选“癌体检”项目

肿瘤的发生具有遗传的内因和外界的诱因,这也就给我们普通人选择“癌体检”项目提供了向导。如今的体检“菜单”可根据个人需求做一些“加减法”。

首先,筛查那些家族性遗传肿瘤。在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中,直系家族遗传是重要致病因素。建议那些有大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年龄大于40岁之后应每年坚持做一次肠镜,第一时间把它消灭在萌芽里。

在筛查项目中,对那些有较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民众选择时应因人而异。比如,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就应该筛查前列腺肿瘤。

再者,筛查那些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癌症。众所周知,吸烟易致肺癌;大鱼大肉易致胰腺癌、肠癌;过烫饮食易致食道癌;幽门螺旋杆菌易发生胃癌。这些有明显外界诱因的肿瘤,都给我们选择对应的筛查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民众可和体检医生沟通,有选择性地进行低剂量螺旋CT及肠胃镜等检查。

  体检项目需“因症选择”

有的肿瘤诸如食道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会不同程度出现咽食困难、血尿、乳头溢液、咳血等癌症信号,但更多的肿瘤比如肾癌、胰腺癌、胃癌则信号并不明显,会出现与常见慢性胃肠疾病相似的症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