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文重教、好读尚学,并借由家规家训勉励子孙耕读传家,将书香绵延,将文脉赓续。
读书有其乐,亦有其法。那么古人在家规家训中为何如此重视读书,又是怎么教育孩子读书的呢?他们的读书之道给予着今人的我们怎样的启迪?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田间收种忙,案头文墨香。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生活中,耕读密不可分。晴耕雨读,田园牧歌,刚放下锄头,又拿起书本,是很多家庭的真实生活写照。这种经久场景形成的传统反映在家规家训中就是对读书的高度重视。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认为,读书不分资质,不分男女,凡人皆可以也应该读书:“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福建连城的培田吴氏则在家训中直截了当地表明:“士为民首,读书最高。”
那么古人缘何对读书如此看重?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被誉为“家训之祖”的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遗子万金不如教子一经。黄庭坚有诗曰:“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家族血脉的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也不是官职的传承,而是文化的传承。祖宗留下的房子,再坚固也是会倒的,留下的财富再多也是会用尽的,只有书香、品德,才可以润泽久远,世代绵延。
学而优则仕。经由读书中举,进而做官,被古人认为是经世致用的重要途径。然而读书不能只是为了科举,带着做官的目的去读书。郑板桥给弟弟郑墨的家书中明确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也说:“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
也就是说不管读书将来有何用,开卷读书即有益。抱着这种心态,读书实际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少人在家书中也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读书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在家书中写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明末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则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不拘外物,怡然自得,此种境界,令人向往。
读书在于勤
经书宜博学,无惮历艰辛。翻阅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对“勤读书”的强调相当普遍。《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中说:“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