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卖真货,二三线城市半真半假,四五线以下县市卖假货。”在化妆品行业多年的业内资深人士张微(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道出了化妆品行业的“潜规则”。张微还指出,现在电商已经成化妆品假货的重灾区。
随着化妆品消费的日益增长,化妆品假货问题愈发严峻。近年来警方亦查出多个化妆品涉假案。2017年1月广州警方查扣假冒国际知名品牌香水共11万多瓶;2月南宁海关查获1080件假冒CHANEL粉饼、唇釉、口红等单品;同在2月,浙江警方则查获一件8.27亿级化妆品造假案。
从上述多个案例分析看,化妆品售假甚至演变成了一种“黑产业链”,细分出了“假货生产商、包材提供商、渠道批发商”等。一位公安执法人员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目前假冒化妆品主要有三大特征,生产和批发源头多集中在东南沿海日化工业发达地区;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售假逐渐增多,而且很难监控;假冒化妆品的品牌和种类,随着潮流而快速变化。
而这些假货很多因质量问题,影响消费者健康。与此同时也影响了正规品牌的发展。早在2014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徐庆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曾表示,品牌屡遭有关假货问题的困扰,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失;一位国产品牌总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假冒商品出了问题但最后消费者或被打假的经销商都来找(公司),给我们也带来了很大困扰。”
化妆品售假“黑产业链”
在一些县城有个“奇特”现象,即当地人会请在外地的亲朋从北上广甚至香港带洗发水、洗面奶、口红等日化产品,在他们看来,大城市的效果更好。
“我们在当地买的洗发水感觉洗不干净,有时候洗完还会痒。当县广场举办展销会的时候,我们会去买一些,各个摊位上有多种洗护用品,价格也便宜,不过,上午卖完下午就撤了,发现质量不好也没办法找到人。”江西某县城的一位退休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