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半劝退49名本科生 家长哭诉(2)

2016-11-11 06:22:46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好像当头一棒,打蒙了,也害怕极了……”即使到今天,谈起当初听到被退学的消息,李欣仍然头上冒出汗珠,“大学刚开了个头,没想到就要结束了!”

闻超,南林大2014级学生,大一下学期7门课不及格,大二上学期5门课不及格,2016年9月受到橙色警示,降一个年级重修学业。

与闻超交谈,是秋日的午后,细雨打窗,校园烟雨蒙蒙。闻超看着窗外说:“像现在这样外面下着雨,我心里就会冒出很多感触想写出来。”

特别爱写的闻超颇有文学天赋,写有50多万字文学作品。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他就写了10多万字的网络小说。

但闻超学的是理工科。经常深夜两三点来了写作灵感,他就爬起来抱着电脑或者纸笔写起来。“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都花在写作上了,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少得很。”闻超说,因为自恃高中时理科基础很好,也就没太把专业课当回事,上课听一听,下课后几乎从不复习。“力量用偏了!”回顾自己的大学两年,闻超有点懊恼。

马宁,南林大2013级学生,多次受到黄色学业警示。

提起马宁,理学院辅导员李靖老师有些哭笑不得:他玩游戏太痴迷了,用手机玩,用电脑玩,有时候是手机、电脑一块玩,看着手里的想着桌上的,经常会玩到深夜。“然后,就是旷课,他早上起不来啊!我每天早上打他手机想叫醒他,他却把手机设成静音。我干脆交待他宿舍同学早晨起来叫醒他,不起床可以把他被子掀掉。”

作为辅导员,李靖经常督促马宁,无论是在教室、路上还是到宿舍,只要遇到他就提醒,“少玩游戏啊!”李靖记不得与他谈了多少次心,马宁有时甚至会拍着桌子发誓“以后决不再玩了”,可是过不了两天又照玩不误。

被劝退学生的家长

“只有一个恳求:让孩子留下来”

面对孩子被大学劝退,家长的心情可能是所有人中最复杂的。

2015年对王军退学处理时,王军的父母都来找过南林大。母亲在教务处负责人面前声泪俱下:上这么多年学,退学回家怎么办啊?孩子的人生不是毁了吗!

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蓓蕾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被劝退学生的母亲,一直跟在我身后不停地哭诉,任你怎么解释,她只有一个恳求:让孩子留下来。可是学校有自己的制度,我们只能硬下心肠说,请你不要影响我们的工作。”

李欣和闻超的家长都在西部省区,听到孩子受到退学和橙色警示的消息,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李欣说,当初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跟父亲讲退学的事,打通电话后,父亲没有太多责备,星夜赶到南京与老师商议该怎么珍惜试读的机会,“父亲的行动给了我信心,我从他那里感受到爱护和信任。”

也有学生家长,特别是一些富裕家庭的家长,则对孩子被劝退抱平静甚至漠然态度。南林大教务处副处长高捍东介绍,江苏泰州的一位家长,在来学校商议怎么帮扶学生时,一边听老师谈,一边不停地接打电话忙生意上的事。“把生意看得比孩子学业还重。一开始接到学校电话还来,后来干脆连学校也不来了,对孩子放任自流,并不介意孩子学业中断。也许,他们把孩子送来只是想镀镀金,增加些阅历而已。”

高校教务处老师心情最沉重的,是看到来自中西部农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家长: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改变家庭的命运都寄托在他们身上。父母含辛茹苦供养、孩子寒窗苦读上了大学,似乎看到家庭未来的曙光了,不料突然被劝退!曙光灭掉,希望坍塌……

李靖老师介绍,马宁的家在一座中等城市,父母以卖早点为生,最早几次打电话给他父母,夫妻两人会在第二天准时赶到学校。经历了几次帮扶无效后,他的父母也不来了。“如果他还这样虚度光阴,下一步如果再作进一步警示,真不知道他该怎样面对辛苦谋生的父母!”李靖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关键词:劝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