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家的房屋已无人居住
自2011年以来,杨某5年内先后提供了22份伪造的病历资料和住院发票,涉嫌向岳池县新农合办套取新农合补偿金31万余元。
“我知道那是违法的,但我想活下来,看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也想孝敬父母。”杨某说,自己不清楚这些年通过新农合报销了多少钱,但所有的钱都用于自己治病了。
警方指出,即便杨某的情况特殊,但也不能触碰法律底线,干犯法的事情。
7年前,广安岳池县的杨某被查出尿毒症。之后几年,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他通过“串串”,购买伪造的病历和住院发票,骗取新农合补偿金,截至案发,他5年内共骗取新农合补偿金31万余元。
昨日,广安岳池警方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杨某即便身体有病,也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不过,杨某在案发后如实交代了自己骗保的事情,警方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体状况,已对他监视居住。目前,这起案件已被移送检方审查起诉。
昨日,尚在成都治疗的杨某后悔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也想过将骗取的钱还上,但根本没有钱,如今也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里人,“自己犯的错就要承担,接下来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案发
伪造资料骗取新农合资金
这一天,杨某心里知道终究会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2015年的一天,杨某拿着一摞自己在成都某医院的“住院和病历发票”,回到老家广安岳池县,找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申请医保报销。工作人员对杨某已经很熟悉,自2009年被查出尿毒症后,杨某会经常来申请医保报销,以便有钱继续接下来的治疗。
但这一次,工作人员在审核杨某提供的票据时,发现了猫腻。因为,工作人员刚好审核了另一位来自同一家医院患者的票据资料,但与杨某提供的票据不一样。工作人员随后向杨某提供的资料所显示的医院核实,确认杨某的资料全系伪造。工作人员随后又对杨某近几年的报销单据进行核查,发现自2011年以来,杨某5年内先后提供了22份伪造的病历资料和住院发票,涉嫌向岳池县新农合办套取新农合补偿金31万余元。岳池县新农合办随后报案。
“警察来成都一找到我,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杨某说,自己刚在医院做完透析治疗,当时就向警方承认了所有犯罪事实。
原因
患上尿毒症却经济紧张
40岁的杨某是广安岳池人,2009年被确诊患有尿毒症。医生告诉他,如果不换肾,就得频繁地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换肾?我也想,但是没有钱。”杨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为节约费用,自己随后回到岳池县老家,辗转附近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从最开始的一周透析一次,到后来的两次、三次,加上其他治疗费用,不到一年时间,多年打工攒下的10万余元存款被花费一空。
“那个时候,治疗尿毒症的很多药品并不能进行医保报销,自己每个月的花费要1万元左右。”杨某回忆,2011年的一天,他当时在成都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一名“串串儿”主动找到自己,询问是否需要能够进行医保报销的发票,经过细聊,对方表示可以伪造医院的住院发票和住院病历等帮助报销医疗保险。由于当时已经开始靠借钱维持治疗,杨某决定试一试。
杨某向警方交代的材料显示,杨某当时花800元从“串串儿”手上买了一沓住院和病历资料,之后便回老家岳池县报账,由于岳池县新农合的报账系统没有与杨某就医的医院联网,加之其提供的资料仿真度很高,杨某顺利报销1万余元。之后,杨某又陆续通过“串串”,多次购买伪造的票据骗取新农合报销,但每次与其联系的“串串”几乎都不是同一人,且对方的警惕性很高,双方接触也就一两分钟时间,每次选择相当偏僻的地方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