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不识字母亲粗布上绣家训励志 五代人出七个教授(2)

2016-04-16 17:39:04  荆楚网    参与评论()人

老两口倾其所有供伢读书

在李悔吾的五个孩子中,仅李英兰一人因历史原因留在了新洲务农,丈夫徐火旺是一名农村教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种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家风影响下,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老俩口咬牙坚持,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发誓要尽最大努力给三个伢创造学习条件。

那时候,村里人正流行出去打工,挣钱回来盖房子。然而,徐火旺和李英兰没有这样做,他们坚信只有靠上学才能走出农村,才能成为社会栋梁。于是,在八十年代的新洲农村,老两口靠着微薄的收入同时供三个孩子读书,村里好多人不理解,觉得他们傻,不读书了可以挣钱,读书还花钱。在各种嘲讽声中,他没有放弃,当小儿子考上研究生时,老两口几乎已倾其所有,他们家的房子成了村里唯一的平房。最困难的时候,全家全年没有买过一次菜,青黄不接时,全家吃了近一个月的腌菜。

付出终有回报,现在三个孩子都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生活境况全面超越了上一代,其中两个老师、一个公务员,小儿子还成了村里唯一走出来的大学教授。

新儿媳过门“第一课”学家训

学习家训并不仅仅是本家后代的分内事,嫁过来的媳妇在成为家庭一分子之后,也一样会受到家训的熏陶。

2014年,李英兰的小儿子结婚,儿媳自进入徐家第一天起,婆婆就拿出这块珍贵的家训,给她讲这块粗麻布的“前世今生”,勉励她也能像长辈们那样,努力做事做人,用心培养后代。“长辈们探索出来的治家方略,对我们后代的指导意义很大,这种家风是沉淀在家庭里的魂,是一支血脉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儿媳说,这一课上得有价值,以后有了孩子,也将会用这样的理念来教育。

目前,李英兰和徐火旺已经有两个孙女,作为受家风影响的第五代,她们自小成绩优异,现均在国内知名985学校就读,并准备出国深造。

“这份‘传家宝’将会永远传下去,它是我们家的精气神。”李英兰说,这份流传近百年的家训,还将会流传无数个百年,成为永远的家族精神。

恩师家风让我铭记一生

这个靠家风家训走向繁荣的家庭,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其中,有十多个都是老师。渐渐地,这种家训也影响到他们的学生。虽然李悔吾老先生已经离世近20年,但他的家风,依然影响着当年的学生们。

现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的邓长青便是其中一位。“又敬畏又喜欢,我们对李老师的感情非常深。”邓长青说,自己1987年开始跟着李老师读研究生,老师对她要求很高,每周要当面交流一次学习成果,每月列一次书单,尤其教育他们做人要坦诚,要正直。每逢过节,老师一定会邀请他们去自己家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师会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他们。

湖北师范学院教授、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胡淑芳也是李悔吾的研究生。“老师的家风让我铭记一生。”她说,李老师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就如同一位慈父,虽然老师离开他们这么多年了,但提起向老师求学的经历,依然如数家珍,“现在,我也当了老师,我对学生说的话,教育的观点,跟当初老师对我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我无时无刻不在向老师学习”。

(责任编辑:赵逸 CN03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