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110接警员:人均每天接报警电话400多(图)(1)

2016-01-11 11:23:02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110接警员:人均每天接报警电话400多

北京110去年接报警电话840余万,近四成系无效;警方表示,这严重干扰平台运行,也影响市民求助

1月7日,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文职接警员张旭正在接110报警电话。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摄

“你好,这里是110报警服务台。”

1996年,北京成立了覆盖近郊八个区的110报警服务台。

如今,20年过去了,110守护着千千万万市民的平安。据警方统计,2015年以来,110接报警求助电话840余万个,当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万余人。

不过,据统计,这840余万个报警求助电话中,无效警情有320余万个,占接警总量的38.5%。警方表示,错打、无声甚至恶意滋扰电话,严重干扰110的正常运行,也有可能影响其他市民的求助。

男子“寻刺激”,拨110百余次被刑拘

“你好,我是一名在逃人员,想自首不知该怎么办……”近日,110报警服务台经常接到一男子电话。拨通后如遇男警接听便立即挂断,遇女警便声称其做了违法行为,想自首寻求帮助。在女警耐心劝导后,男子以再考虑为由结束通话。

警方表示,近几个月来该男子多次更换地点,使用同一手机号码拨打110报警电话百余次。由于每次通话内容相同、次数频繁引起警方怀疑。去年12月23日9时许,在朝阳区东三环将该人抓获。

据嫌疑人供述,自称为在逃人员,寻求警方帮助就是单纯寻求刺激,搞恶作剧。目前该男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刑拘。

接警员说,这些无效的警情,严重干扰了平台的正常运行,也有可能妨碍了真正有需求的市民求助。

接警员平均年龄26岁,超七成是女性

除了“无效警情”,110也常遭遇无效信息。

“有时候接警,对方半天只说一句话:杀人啦、打人啦。你问他怎么回事,他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提供的都是无效信息。”在110接警中心工作20多年的接警一科科长禹洪说,此时要“强势介入”,打断对方的单句循环式倾诉,改成问答式,将时间地点等信息问出后,快速交给派出所处理。

接警员高艳艳介绍,正确的报警方式是,接通电话,告诉接警人员你的位置,发生了什么事情,切勿慌乱。

整个110接警中心,共有155名接警员。这些平均26岁的年轻人,每人每天平均要接起400多个电话,敲击键盘上万次,处理来自全北京的报警信息。其中,超过70%是女性,最小的仅22岁。新京报记者李禹潼

- 人物

110接警中心里的年轻人

1月6日14:40,一个平凡的下午。

朝阳方家村方某打电话称,邻居因修自来水上门滋事;3分钟后,通州马驹桥镇一名务工人员拨通电话,反映钱包被偷,身份证和300元钱丢失;几乎同一时间,有人咨询中国移动的电话查询……

这些电话,被张旭一一接起。整个下午,这个身穿藏青色工服、头戴耳机的25岁的北京青年坐在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的工位上,直接挂断电话、记录报警内容并转到其他部门受理,或是通过内部系统转入属地派出所。

和他做着相同工作的,是整个110接警中心的150多名接警员。这些平均年龄26岁的接警员,在听筒里充当心理咨询师、北京活地图、远程急救指导员等角色,提供救助、开导、查询、事故处理等多重帮助。

是“活地图”,也是“救生员”

作为北京市公安局首批招入的110文职接警员,张旭说,看似简单的接警工作,对从业者要求很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