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清东陵注资7亿大修 棺椁内慈禧已变干尸(图)(1)

2014-12-17 09:19:43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慈禧尸体

    近日,清东陵方面宣布,将全面启动建陵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程。

    历经盗墓者的破坏与风雨的侵蚀,这个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将被注入超过7亿元的资金,让文物受损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它遭受破坏和侵蚀的程度到底是怎样的?对于它的修缮,历史背景如何,又将用何种传统与现代的工艺去“修旧如旧”,修复难点在哪儿?新京报记者对话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王兆华。

    大修

    7.1亿元的大修

    新京报:这次是清东陵有维修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修缮工程,为什么会启动这么大的工程?

    王兆华:清东陵很多文物这么多年已经不同程度腐化,新中国成立前还遭受过破坏,如果再不修缮,情况会继续恶化。

    新京报:这次修缮工程有多少项目?最关键的是哪几处?

    王兆华:清东陵一共是7大类49项,加起来预计要7.1亿元。最关键的比如说古建筑这块,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康熙景陵的大碑楼、顺治孝陵的石桥,都是大型的修缮,都是上千万的工程。

    新京报:这种“大”有什么具体体现?

    王兆华:有的能够达到四五千万。比如景陵的大碑楼,土建部分做完了,现在是做木材加工,一个大碑楼得用1800立方到2000立方的木料,农村盖房子,连门窗都算上也就是两三立方木料。

    新京报:这几处文物是清东陵最核心的部分,修缮是因为重要,还是老化程度太深?

    王兆华:清东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以前在这方面投入不多,我们边对外开放边碎修也能维持,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就是民房用了30多年也得修了,更何况这些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它的椽子、檩子、斗拱等木构件经过日晒雨淋腐化严重,有的屋顶已经漏雨。

关键词:慈禧变干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