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9月4日报道,德媒称,有为数不少的人从战乱的中东来到中国生活,只是,他们并不自称为难民。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在义乌。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29日报道,当老板的穆罕默德·阿尔萨拉米办公室在16层,视野很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从也门来到中国。16年前,他来到当时还十分静谧的义乌。如今,义乌人口已经达到120万人。因为这里生活着约一万名阿拉伯人,所以义乌也有“小阿拉伯”之称。
老外在义乌小商品城购物
阿尔萨拉米用流利的中文说:“我在中国已经21年了,有生以来一半的岁月都在中国度过。中国对我来说,就像是第二故乡。”当他谈到自己,或者表达情绪、情感的时候,会用中文。如果是谈生意,会换成英文。
报道称,44岁的阿尔萨拉米开的公司卖日常消费品,义乌是个巨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服装、家用品、厨房用品、玩具、文具,应有尽有。”自从伊拉克、叙利亚和他的祖国也门发生战争以来,生意越来越难做。但他不愿回中东去。
报道称,在义乌市中心的一家阿拉伯餐馆,25岁的苏拉·阿哈迈德·萨拉克每周来好几次,喝茶、会朋友。阿哈迈德来中国后,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麦克。他是个演员,经常在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中客串外国人的角色。他说,麦克这个名字比阿哈迈德吃得开。“我还上学的时候,就想离开叙利亚。后来内战开打,离开的决定就很好做了。”
尽管阿哈迈德是2011年因内战逃离叙利亚的,但他强调:自己不是难民。“我不是难民,所以我也没有去一个正式接收难民的国家。如果你说你是难民,别人会觉得你没有钱。我有一些钱,也想赚一些钱。”他用英文说:“我的父母对我的离开心情复杂,既庆幸,又伤感。一方面觉得我保住了性命,另一方面又要忍受儿子离家那么远。”
回到阿尔萨拉米的办公室。他在也门现在只有远亲。妻子孩子都在义乌。“我的三个孩子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我们回也门探亲的时候,他们一点都不喜欢。他们说,爸爸,我们还是回中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