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中国如何解决中印冲突? 开战就要“定鼎全局”

2017-08-17 09:50:08  瞭望智库    参与评论()人

国内军工差得更离谱

当前,印度军工基本上造不出可靠的步枪、弹药、坦克和飞机,更别说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多项数据显示,印军武器装备70%依靠进口,5%依靠私人企业,自给率仅25%。其号称自主研制的“光辉”战机、“阿琼”坦克、的INSAS步枪等悉数不成功。

今年对峙事件发生后,印度紧急向以色列购买8000枚“长钉”反坦克导弹。没有本国军工为后盾,意味着进口武器系统一旦战损可能要面临长达18个月的交货与维修时间。

为了打败中国,印度下血本准备了三十多年,可惜

印度“自主研制”的INSAS步枪,因质量问题印度陆军直接拒绝“收单”

关键装备有限

比如,印度的3架预警机按照1架执勤、1架战备、1架维护,只能满足一个空中作战编组需要。远程压制火力、防空反导火力、信息支援设备、侦察设备等,数量严重不足。

光靠“买、买、买”,在高山寒地准备一场人海战争,印度也很无奈啊。

4,反制手段,中国有很多!

舆论认为,此次对峙是在美、日怂恿下进行的,这也是莫迪政府试图效仿尼赫鲁就是否放弃“不结盟”政策的一次试探。

因此,不难发现,印度在对峙的过程中也在保持克制,发言也留有余地,并未主动放“第一枪”。截至8月7日,印军还有53人和1台推土机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很多选择。

为了打败中国,印度下血本准备了三十多年,可惜

解放军空军新式战机已装备全套的新一代的空空导弹(网络资料)

持续信息威慑

印度提出不靠谱、绝无可能的“双撤回”条件,甚至释放“中国后撤100米”的假消息,说明它自己也并非“铁板一块”,只是心存侥幸,寄希望于美国人能在背后支持一把,希望与中国的斗争中争取有利于己的变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官方机构和权威媒体已经就对峙进行70多次强硬表态,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联合军事演习。

应该说,信息威慑还是起到了效果和作用,在国内、国际以及对印度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总体上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占据了道义高点,展示了决心和信心,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一步半”策略:转“危”为“机”

中国擅长转危为机。

回顾中日2013年的钓鱼岛争端,中国采用了“一步半”策略——日本行动一步,中国就行动“一步半”,使中国牢牢把握住了斗争的主动权,实现了对钓鱼岛的控制,并划出东海防空识别区。

准备小打或中打

高寒山地易守难攻之地,适合于游击战、特种作战、炮击战等,如果陷入类似印巴之间长期的边境冲突,不仅会分散中国的陆权力量,还会影响到中国的海权建设,甚至影响“一带一路”构想实践。

中国慎战,不轻易打仗,但每开一战,都具有“定鼎全局”的作用:

朝鲜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使美帝不敢轻易与中国开战;

中印自卫反击作战,打出了边境50年的和平;

“314海战”,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点,中国收复了9个岛礁……

总而言之,我军的胜利,先是战略上的胜利,然后才是战役战术上的胜利。如果真要打,1962年的战略决策,仍然是中国军事斗争的镜鉴。

(责任编辑:高宗影 CN060)
关键词:中印对峙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