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 正文

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1)

2013-11-09 12:26:12    新京报  参与评论()条

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这次会议确立的路线,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新华社发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8次三中全会

    按照安排,履新刚满一年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中全会”历来都是重大改革的代名词。如今,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面对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复杂局面。民众期待,三中全会再一次作出改变中国的重大决策。

      “三中全会谈改革”是“惯例”

    “三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按照惯例,每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都要参会。

    根据近年来的情况,每届党中央举行7次全会,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全会相距较近,一中全会在党代会闭幕后马上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二中全会在每年全国两会之前举行,主要任务是推荐新的国家机构负责人选。

    三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次年的第四季度召开。在这次全会上,新一届党中央要公布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的细化方案。

    “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主要是解决人事问题,而三中全会则是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重大经济改革决策,确定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说。

    最常被提及的三中全会,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已故经济学家于光远曾撰文回忆,中央工作会议为三中全会原定三个议题: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1979年和1980年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

    但是,分组讨论一开始就突破了上述议题,如何拨乱反正成为会议主题之一。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记者,这次会议实现的转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此,三中全会的重要地位走向制度化,而改革也成为历次三中全会的主题。

      80年代,“商品经济”崭露头角

    如何冲破施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是80年代三次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每一次冲击,都考验决策层智慧。

    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在党报上呼吁:请给我们松绑。

    这个呼吁,是当时舆论的缩影。亲历了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谢明干撰文回忆,当时主要有3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改革开放就无法打开局面。

    当时农村改革如火如荼,城市怎么办?城市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工作已见到明显成效,如何推开与深入下去?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理论界争论日趋激烈。

    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回答了上述问题。

    “商品经济”这一提法被中央文件采纳,但是被加上了“有计划”的限定,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概念也仍然被保留。

    4年后召开十三届三中全会时,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

    1988年,为了革除价格双轨制弊端,中央准备一举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消息传出引发大规模抢购风潮,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飙升到20%以上。

关键词:三中全会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