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橙色书包”要秉持平等关爱原则

2017-09-22 09:43:5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新闻观察】“橙色书包”要秉持平等关爱原则

如何理解“出行安全”与“过度关怀”,背上“橙色书包”是否就是“被打上听障标记”,有关部门还须听取多方意见,尤其不能忽视听障儿童的心声。

近日,多位明星、大V通过微博转发一则消息,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橙色书包”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的活动,目前已向全国1万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见9月20日《新京报》)

伴随着消息的刷屏,相关争论也蔓延开来。力挺一方肯定“橙色书包” 对礼让听障儿童的提醒作用,反对者则认为如此标签会让听障儿童被区别对待,进而为其带来心理负担,甚至更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而支持者则驳斥:既然有盲道、爱心座位,为何不能用“橙色书包”来关爱听障儿童?在我看来,要验证“橙色书包”的效用,不妨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自愿原则。听障儿童过马路时处于更危险的状态,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生命是第一位的,这是听基会送出“橙色书包”的初衷。但有听障儿童的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都不希望暴露缺陷。因此在实行此计划时,不妨对孩子及其监护人认真阐明内容,由他们自己选择接受与否,由此检测计划的可行性,而不是想当然地将关爱加到孩子身上。

其次是因地制宜。“橙色书包”固然醒目,但发放时也要对地区加以选择。车流量的大小、人们的文明程度、监控设备是否完善等因素,决定了对听障儿童进行身份辨识的必要性。只有考虑这些因素后有针对性地发放,才能让活动本身发挥更多正向作用,防止为听障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其三是多向长远看。让残疾人士克服困难、回归社会,获得普通公民一样的尊严和幸福,是我们关爱残疾人的终极目的。对听障儿童而言,是无差别融入社会更重要,还是得到他人特别关照更重要?在解决出行安全方面,所有公民谨遵交规、文明出行,才是最长久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橙色书包”呼吁全社会关爱听障儿童,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此番争议,其实也是对当下关爱残疾人的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理解“出行安全”与“过度关怀”,背上“橙色书包”是否就是“被打上听障标记”,有关部门还须听取多方意见,尤其不能忽视听障儿童的心声。只有充分尊重个体意愿,在关爱与平等、眼前与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注重细节、讲究方法、不断完善,才能让残疾儿童充分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进步,让类似公益计划真正散发出扶弱助残、平等友爱的人性之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