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程海良:用“国产”取代“进口”的改造能手

2017-09-22 09:37:18    中国日报网  参与评论()人

程海良:用“国产”取代“进口”的改造能手

程海良在检测设备(摄影 陈姝)

中国日报网9月22日电(记者 陈姝)十年前,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一台德国机器坏了,如果等待进口零配件来了再进行维修需要三、四个月之久,时间不等人,厂里停工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情急之下,有位技师拆了机器,找到有问题的零配件,研究并组织厂里自主生产该零配件。最终,奇迹发生了,原本需要停工三、四个月的进口机器,只用了三天就重新运转起来。

这位让进口机器“起始回生”的人就是程海良,一名来自淳安大山里的外来务工青年,全钢一分厂设备维修保养组组长。

十五年练就双证钳工师,过硬技术让设备起始回生

程海良2002年进厂工作,一待就是十五年,由于检修工作的特殊性,程海良经常无法正常下班,只要机器出了问题,身为团队负责人都要第一时间给予解决,甚至半夜三更也跑来厂里抢修机器,也曾经一口气工作了20多个小时。

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程海良练就了一身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硬本领,成为了一名技术精湛、技艺超群的双证钳工技师。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能力,不知多少次从不懂到知晓,从知晓到专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让一台台欧美高新技术设备起始回生。

2015年,企业原来的带束层整理机已不能达到工艺要求,买一套新的设备需要153万元。程海良修旧利废,动脑筋、想办法、找资料,反复实验,制造一台新的带束层整理机,经公司测试完全符合工艺要求,一年可为公司创造效益231万元。他还改进了德国进口斜裁机的换刀、调刀方法及安装工装优化改进,从原先换刀时间6小时降低到现在3小时,提高了机台的运转率和生产率,一年可为创造效益213万元。

始终不忘“改造创新”,进口设备国产化创造效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