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李冬:产业带动 扶贫启智 群众发力

2017-09-20 16:52:14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造血”脱贫 产业扶贫织起致富路

银厂沟村共有林地6319.5亩,林地资源十分丰富。野山棕是秦岭山中的常见林木,山棕常年生长在海拔1200米左右无污染的大山深处,其本身拥有防潮湿、耐腐蚀、不生虫、韧性强的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域环境造就了山棕优良的品质。山棕资源无法进行深加工是困扰当地村民增收的一个问题,在村民增收链中的贡献率十分低下。

绿叶仙棕山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鑫在进行仙棕的晾晒除尘(李妍 摄)

李鑫是佛坪县西岔河镇银厂沟村的绿叶仙棕山棕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我是东北人,外出打工认识我丈夫姜东。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棕垫销路不错,绿色环保又前景,想到家乡也有山棕,就学习技术回乡创业。”李鑫说。2014年底,李鑫夫妻俩用打工积攒的20多万元,购买设备、原材料等,动员乡亲们加入并教授技术,在自家的农家院挂牌成立了“绿叶仙棕”山棕专业合作社。

原来山坡上本不起眼的棕林,成了消费者抢手的香饽饽。“我们利用比较成熟的加工编制技术,引进开发十多个品种,有蒲团,帽子等产品。”李鑫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动员有意愿的贫困户加入,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实现加入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全覆盖,采取直接参与发展或代管代养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增收。“我们这里目前有8名贫困户村民再这里做工,无风险、增收入,村民也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工作。”李鑫介绍到。

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该合作社对全镇贫困户进行系列生态产品工艺技术免费培训,提供原材料分散加工,产品或半成品计件回收的形式让贫困户既获得稳定收入又不承担任何风险与损失。

“中央网信办大力支持我们的产业扶贫项目,为我们创业担保30万元贷款,使我们从家庭小作坊转变为产业化生产。”李鑫激动地说到。目前该合作社月生产量是200床棕垫,引进新机器后能够达到一天20到30床棕垫。

  扶贫启智 要扶得出 稳得住

作为一名网信工作者,李冬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扶贫,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帮扶,还要在教育、思想上给予帮扶,让村民彻底脱贫。”

关键词:陕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