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顺义“临河速度”创造棚改奇迹

2017-09-20 14:47:2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全程记录入户调查过程。

村民代表会签字现场。

摇到1号选房顺序的村民。

全程记录入户调查过程。

村民代表会签字现场。

摇到1号选房顺序的村民。

仁和地区党委书记刘洋——

连夜丈量摸清三个“李淑英”

临河村位于仁和镇东南部,是连接顺义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节点。全村大部分房屋建成时间在20年以上,危房比例大,村内基础设施老旧落后,实施棚改已成百姓的迫切期盼。

临河村棚改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2公顷,是顺义面积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棚改项目。此前,区委书记王刚带队调研临河棚改项目进展情况时强调,临河村棚改项目承担着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和改善临河村民生活环境的重任,对推进顺义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担负着树立标准、制定规则、规范程序的重任,开展工作要更严、更细、更实,为全区棚改工作创造经验。

在拆迁前期,地区党委书记到临河村给全体党员讲党课,介绍临河棚改的推进过程,全面解读拆迁政策及运作模式,鼓励党员在棚改中树立榜样。棚改还没开始,全村209名党员家门口挂起了党旗,60多名村民代表家门前,挂上了国旗。

看到这些,组织关系不在村里的党员,也找到党委,领取了党旗……一时间,党员亮出了身份,全村红旗飘扬。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响应棚改政策,带头签约腾房。签约首日,除两户党员因家庭内部分歧外,全部签约。

仁和地区党委书记刘洋回忆,8月20日晚9点多,村里一户村民找到了党委。“我们家两块宅基地使用证,为何只算了一个?”村民边说边拿出了两个使用证。刘洋连忙核对信息,两个使用证户主分别是李淑英和郝学明,的确比实地丈量的面积多了不少。村民的解释是,他们家两户宅基地合在一个院子,村里修路占去了一部分。

“那就再到实地去量一次吧!”刘洋带着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连夜来到村民家,反复测量几次,又把村民家边上的街道面积全加上了,可还是差了一大截。这是怎么回事?刘洋先安慰村民不要着急,随后赶到了村里老会计家。老会计看了李淑英的资料后,才想到村里有三个叫李淑英的,可能信息出了差错。果然,再一核查,有两个李淑英的使用证信息一模一样。原来,在发放使用证时,出现了失误。原因查清,问题当夜就解决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