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慈善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在“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7)暨第四次西湖论善”上的演讲(摘要)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两年前,我离开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岗位,2016年1月担任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理事长,开始学做公益,所以在慈善领域我是一个新兵。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接通善道,促进慈善文化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慈善文化是统领慈善事业的理论体系,文化慈善则是慈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教育慈善、医疗慈善、扶贫相并列。我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是一个从事文化慈善的机构,以文物保护为宗旨,以文物保护社会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目标。我今天想结合文化慈善的实践来探讨一下慈善文化的建设。
第一,慈善的发展走势决定了文化慈善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慈善事业总的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小众到大众进而分众的发展趋势。慈善在初期是贵族和富人才能参与的事情,所以是小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进入了大众慈善,人人可公益,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慈善的参与者会出现选择的多样性,衍生出各种专业的慈善门类,呈现出慈善种类多样化的轨迹。
第二,如果把慈善抽象地看成“捐赠者”和“受助者”两个方面,概括为“我”与“他”的关系。我的一个看法是,慈善事业的发展就是“他”的不断扩大和“我”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所谓“他”的不断扩大,是指最初慈善解决的是饥饿、贫困、疾病等痛苦,进而扩及提高自身能力包括教育、培训等,后来渐渐又关注到了环境、生态以及野生动物保护乃至宇宙空间,都进入了人类道德评判的领域,同时也进入了公益慈善的视野。所谓“我”的不断深化是指,慈善最初的心理动机有两个:一个是同情心,一个是正义感。同情心就是看不得别人痛苦,而正义感则是因为痛苦的那个人又无力解决自己的痛苦,我觉得这是慈善最初的心理动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体系的完善,在道德评价、宗教约束和哲学思考三大精神文化因素的推动下,慈善行为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所促发的行为,由同情心的满足跃升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满足。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并和慈善行为结合起来,让慈善行为具有了丰富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关注、投入文化慈善的人越来越多的驱动力。作为中国人,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类型有哪些本质的区别?我们该如何将优秀的文化和技艺传承下去?这些都是大家参与文化慈善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