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共筑电影强国梦想——中国电影这5年

2017-09-18 11:31:4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档中,国产影片《战狼Ⅱ》对此进行了最生动的诠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观影人次超过1.55亿。影片充分点燃了人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全国各地影院,观众反复观看的情况屡见不鲜。观众的厚爱助推影片不断刷新各项纪录,目前已跻身全球电影史票房排行前列,成为近年来最成功的主旋律影片之一。

在与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进口电影的正面较量中,国产电影创作生产格局更加丰富完善,电影故事更加多姿多彩,既有高工业技术规格大制作的《捉妖记》《美人鱼》,又有重述红色经典的《智取威虎山》、彰显国家力量的《湄公河行动》;既有深入思考生态文明的《狼图腾》,又有励志创业的《中国合伙人》、充满人文关怀的《滚蛋吧!肿瘤君》,还有别开生面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而艺术影片《百鸟朝凤》《山河故人》,动画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纪录影片《二十二》《冈仁波齐》等,体现了中国电影不竭的创新活力,极大丰富和拓宽了观众的观影选择,共同巩固了国产影片的市场主体地位。

优秀作品源自优秀人才。5年来,主管部门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打破传统的培养机制,聚焦青年人才成长,形成人才梯队。通过青年剧作扶持计划、导演“青葱计划”,以及与好莱坞制片公司合作开展培训等多种方式,中国电影新力量规模崛起,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新的技术专家逐步进入电影创作生产的主力阵容,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坚持市场主导,促进产业繁荣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下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并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提炼,以法律的形式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5年来,电影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充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积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了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电影主管部门“刀口向内”,坚定不移推动“放管服”改革,大幅削减和下放权力,不断优化服务,电影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一是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国有、民营公司公平竞争,大、中、小、微型企业各展风采,以“互联网+”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力量加快融入,为整个行业注入强劲动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制片领域投资主体就超过了2000家,有持续出品能力的超过500家。二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年均生产故事影片700余部,位居世界第三。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比2012年净增近两倍,达到492.83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三是电影基础设施跨越式升级。在制作领域,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等园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电影创作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服务保障。在放映领域,5年来平均每天新增20块银幕,目前总银幕数接近4.8万块,稳居全球首位,且数字化水平领先,结构布局合理。四是电影工业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巨幕、ALPD激光放映等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多维声”还音系统、芜湖影星银幕等,成为民族电影工业的响亮品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