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习近平擘画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换得人民幸福感

2017-09-18 09:41:4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习近平

今年夏天,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弯深绿,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到苍翠连绵、绿水潺潺的生态宝地,塞罕坝人不仅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一段绿色传奇,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创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华民族在永续发展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看清现实 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中国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已集中显现出来,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习近平就此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钢铁、氧化铝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居世界第一。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将难以想象。

早在2004年,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上就发表过关于绿色发展的评论: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说,“经济上去了,但环境污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