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姚东明 景明 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五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方面投入,为困难群众精心编制了一张社会“保障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社区的苏国文是一名特困残疾人,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脱困、脱贫、创业,日子一天更比一天有奔头。
一场大雨不期而遇,汤山街道湖山社区党支部书记艾钱云和街道残联理事长张承萍冒着大雨来到苏国文家走访。
今年50岁的苏国文出生后不久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终身残疾。他的妻子徐敏患有轻度脑瘫,老母亲86岁了,一家三口都生活在这两间村头路边的平房里。
徐敏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到苏国文的家也是下着大雨。“第一次来时他的房子漏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床上到处摆着盆接雨水。”
自2007年起,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残疾人生活救助、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苏国文按照政策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汤山街道和残联还出资2万元帮苏国文翻修了破旧不堪的房屋。苏国文说,“残联知道我们困难,特意安排一个‘圆梦计划’,安排我们去影楼免费帮我们拍了一个婚纱照。”
为了扶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力更生、融入社会,汤山街道把徐敏介绍到一家工厂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给苏国文和他的母亲申请了低保,一家人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江宁汤山温泉旅游发达,头脑活络的苏国文开着自己的残疾人专用车拉客,这是非法客运,不是长久之计,苏国文十分苦闷。汤山街道残联理事长张承萍介绍,“以前他们家里很穷,他的脾气不好,经常胡搅蛮缠。我们经常跟他沟通,给他讲不能光靠等、靠要。”
为了更好的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方向,江苏省开始开展专项扶持就业援助活动。2013年湖山社区和汤山街道残联拿出5000元,帮苏国文在家里开了一间杂货店。几年下来,肯出力的苏国文终于脱了贫,自己不用吃低保了。去年下半年,他鼓起勇气关了小店,向亲戚借了200多万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还聘用了5名残疾人。曾经一无所有的苏国文,开始实现逆袭人生的梦想。苏国文表示,“社会给平台,我是残疾人我要创业帮助所有的残疾人,我过好了不能忘记政府、残联,还有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