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业供给侧改革观察
刘天亮
我们追求的生态文明,不只是简单重现水草丰美的盛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还要构建拱卫农牧区现代生活的内在社会体系
初秋,还没到传统意义上的牲畜出栏期,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已经加工生产了160多万只羊,往年同期,这个数字几乎为零。这里的牛羊养殖,正在从传统的“连大带小一次性”出栏,向“多季出栏、均衡上市”转变。
走出“季节性集中出栏”的生产经营状态,是对“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这一矛盾的破解。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国四大优质草原之一,但每年出栏的牛羊肉仅占全国的1.78%。因为“一羊独大”导致草场容载率降低,集中出栏又削弱了农牧民的市场议价能力。养得越多,越走不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如何既有美丽草原,又有幸福生活,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命题。
大草原上世世代代的牧羊人,要收获现代养殖业的红利,不能迷信“养了几辈子羊”得来的经验理念、形成的路径依赖,而得主动迎接生态约束、市场规律的检验。有时候,调整一下养殖结构,就能让一样的草场实现不一样的效益。据测算,2015年,养殖一头基础母牛的平均利润,大约相当于养11只羊,而平均消耗的草料仅相当于3只羊。正因此,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稳羊增牛扩猪禽”的多样化发展战略。这样的转型思路,当地总结为“争先恐后”。争先,就是发展先进产业,以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为突破口;恐后,则是转型升级,包括养羊在内的低效畜牧业。
同步做好生态建设和农牧民增收两篇大文章,对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连成一体,才能走向良性循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从现实经验看,一个好的生态治理思路,还要可以给农牧民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可能成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响应锡林郭勒盟“减羊增牛”战略,正是因为它找准了生态恢复、农民增收的结合点,让许多养殖户看到“把羊换成牛,既能保持草木生长旺盛,又能节省劳动力,还能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