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盲聋哑学校老师特别的爱

2017-09-13 09:26:2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苏富梅和学生在一起。张家口市教育局供图

“对于一个特殊的孩子而言,教育意味着什么?是聋孩子说出的一句完整的话,是盲孩子描绘出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还是智力缺陷孩子做出的一顿可口的饭菜?”面对记者,58岁的特殊教育老师苏富梅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答案,则要从她41年的特教老师生涯中去寻找。

特殊的选择

1976年,17岁的苏富梅来到了张家口市盲聋哑学校(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前身),成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

来到大境门外的盲聋哑学校,映入她眼帘的是几排破落的砖瓦房,斑驳的墙壁和青砖垒起来的乒乓球台诉说着这里的冷清。几位老教师看着正值花季的苏富梅,不停地摇头,眼神里满是惋惜。

接着,苏富梅看到了从没见到过的“特殊孩子”。听着那“嗷嗷”的叫声,看到那凹陷的眼睛、扭曲的五官,这一切着实让她望而生怯。尽管心中更多的是忐忑,“但当时我想,既然命运把我和这些特殊孩子连在了一起,就要在这里好好地干”。

苏富梅被安排担任聋生语文、数学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不久之后,她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搬到了学校的单身宿舍,为的是能够快速学会手语,融入聋孩子的手语教学环境中。之后的半年,她不停地学,不停地记,走路说话也是下意识地打着手语。回到家里做家务,手也不停地动着。母亲担心地对父亲说:“唉,咱这挺俊的闺女,整天和一些聋孩子泡在一起,你看都成啥啦。”

面对这些不解与心疼,17岁的苏富梅没有怨言,毅然坚持了下来。

特别的关爱

从开始学习手语到如今,41年间,苏富梅带出了一批批特殊孩子。这些孩子都有着特殊的需要,而苏富梅也用自己特别的关爱呵护了每一个孩子。

1983年,苏富梅的双胞胎女儿出生了。当时班里有名学生叫阿拉塔,每逢寒假,他的家乡就大雪封山。苏富梅把阿拉塔接回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家里房子小,苏富梅就让阿拉塔和自己的双胞胎女儿睡在床上,自己和爱人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冬天打地铺。每次阿拉塔的父亲来接孩子,这位魁梧的蒙古族大汉总是泪流满面。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