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刘潇潇)在全国“质量月”之际,9月8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集中销毁大批进口不合格食品,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内市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销毁的进口不合格食品中,有外高桥保税区检出的新加坡果汁和美国坚果,重2800千克,货值3万余美元,不合格原因为超过保质期和有霉变现象;在洋山口岸检出的智利冷冻帝王蟹,重约1.3吨,162箱,货值1.5万余美元,不合格原因为产品生产日期与卫生证书不符;在外高桥口岸检出的马来西亚面包和韩国果冻279箱,不合格原因为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在浦东机场口岸检出墨西哥进口浓缩青柠浊汁,货值1.4万余美元,重量3132千克,不合格原因为未按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运输和贮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808万多批、重179.65万吨、货值45.47亿美元,经检验检疫,对564批次、重1512吨食品未予准入进口,依法采取了退运销毁措施。未予准入原因主要有货证不符、污染物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标签不合格、使用中国未予许可的原料等。未予准入进口的食品涵盖肉类产品、饮料、酒类、糕点饼干、植物油、乳制品、粮谷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