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走向亚洲新未来——写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前夕

2017-09-11 07:17:3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走向亚洲新未来

——写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前夕

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金秋时又至,朱槿花再开。9月12日至15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再次相约广西南宁。14年来,由中国和东盟10国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秉承共办共赢的价值理念,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成为见证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水相连、源远流长。如同河流一样,中国东盟关系越过重重山峦奔流向海,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坚实步伐。

强国之路始于周边。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要把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亚洲人民的梦想连接在一起。无论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还是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方面看,东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大国崛起不易,既要处理好“如何与守成大国相处”的“修昔底德陷阱”,又面临“如何与其周边相处”的悠久命题。从某种角度说,如何与周边相处将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试金石。中国怎么做?东盟国家在观察,域外大国在关注。

为中国和东盟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中国给出了自己的深刻思考和响亮回答: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落实“2+7”合作框架,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常见面,多走动。五年来,习近平主席到访多个东盟国家。访问印尼,以印尼语开篇收尾,用演讲拉近心理距离;访问越南,瞻仰胡志明陵,寄语中越兄弟情义;访问新加坡,为胡姬花命名,阵阵花香传递两国友谊。

理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期望在互动中不断提高。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此后,这一概念在中国与东盟的互动中不断被阐释和强化。2017年8月,习近平主席向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贺电,对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50周年表示祝贺,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使之成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时也,势也。

这是对地缘政治旧逻辑的合理摒弃。地缘政治理论常把地区看作是大国的势力范围,认为其秩序应由大国规范。但在东南亚地区,这种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被超越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