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明年6月底计划实现高危场所作业人员减30%以上

2017-09-10 09:22:3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智能装备应用于危险工序、危化品火灾高效灭火材料、大数据安全监测预警……近年来,我国安全科技不断创新,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如何成为生产“守护神”?记者日前跟随“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进行采访。

明年6月底,高危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

一直以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部分企业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用人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群死群伤事故风险较大,防范重特大事故的任务较艰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对于高危企业很有必要。”国家安监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何国家表示。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到2018年6月底,计划实现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

首绳更换是摩擦提升矿井定期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家井深760米的矿井,人工换绳需要58人,花费102个小时,首绳使用寿命1.5年,年平均费用240万元;智能机械化换绳需要9人,花费37个小时,首绳使用寿命2.5年,年平均费用130万元。“除了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创新,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全部由机械代替,工人只需在井口做连接绳头的工作即可。劳动强度低,并且消除了工人在井筒作业的事故隐患。”江苏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贾福音介绍。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需要一定投入。不过,企业如今都懂得算大账。“安全问题出不起,前些年压力大,头发白了一大片。如今公司井下排水、通风、充填等全部自动化控制,部分岗位实现无人值守。有了科技支撑,高危岗位不用派那么多员工,安心不少。”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友元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每吨矿会提取10元作为安全费用。“企业正常运行一天利润约100万元,高峰期更多。安全做不好,停工停产反而耽误效率,这才是最大的成本,眼光还是得放长远。”

基于大数据建立矿山重大危险源档案

对非煤矿山,重大风险源主要存在于尾矿库、排土场、高陡边坡和采空区。它们的共同点是体量大、风险点多、诱发因素复杂,安监人员到矿山检查安全隐患的时候,往往会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如何构建更加高效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机制?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