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 (记者 吴晓薇 韩肖)仅靠一瓶水,就能随时吃上火锅。自热式方便火锅无疑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网红食品”,年轻人、都市白领迅速成为其忠实拥趸。“懒人”、“速食”、“方便”是电商平台上这类产品最鲜明的营销标签。不过,在火爆的销量背后,“品控问题”、“同质化”“缺乏供应体系”也成为它们的问题标签。相关人士表示,有了生产标准之后,方便火锅产业更应考虑解决食材内容差异、供应链支持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电商平台
网上评测扎堆出现 消费者指出品控问题
随着这种新鲜的“懒人食品”的走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微博红人们纷纷发起方便火锅的测评。这些测评由一人或一个多人团队完成,最少的试吃10种,最多的试吃了50多种。在一份试吃了36个品牌59款方便火锅的测评中可以看到,各品牌的方便火锅产品大都出现了品控较差的问题,几份完全相同产品在几轮试吃中出现了“有时好吃,有时难吃”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经评测,口感、质量获得一致认可的几款产品,大多来源于传统的火锅店。
这份评测指出了几个“黑名单”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被“拉黑”理由均为质量存在问题,或菜品发酸、发臭,或配料包标签油墨粘到包装盒内,食品安全性实在令人担忧。
为什么方便火锅质量会存在问题,口感也“时好时坏”?原因在于其生产模式。据了解,方便火锅最早诞生于2015年,借助微信朋友圈,一些微商品牌售卖的方便火锅开始走红,主要是靠各种食材的代工生产,再将配菜包、蘸料包、食品专用自发热包、餐具等进行组合配装销售。这种代工、组合的生产模式,实际上降低了生产者的门槛,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在电商平台上可选购的方便火锅产品多达上百种,其中不乏只靠代工生产、无自主加工能力的小品牌。
知名品牌进驻市场 监管标准出台
随着方便火锅风潮兴起,越来越来的知名火锅企业也进驻市场,开发自己的品牌衍生品。中国餐饮产业报告2016中指出,多年来困扰火锅企业的关键因素就是店铺租金及人工成本。高租金造成了火锅产业的高成本,怎么样节约场地、提高人均消费是企业关注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