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实现后发崛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尽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补短板,必须先找准短板。“要补产业短板,促转型升级,带来真金白银;要补改革短板,积蓄发展后劲,打造新一轮发展优势。”相城区委常委、元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尤建丰表示,元和街道将依靠精准发力补好两个短板,努力实现元和转型发展弯道超车。
千年元和地,活力新天堂。作为相城的中心城区、相城转型发展的“中心地带”,元和街道始终主动融入相城“城市新中心”的建设。特别是相城区委四届六次全会以来,元和街道以全新的姿态主动适应和引领,采取有力措施补齐补好短板,厚植发展优势。
今年上半年,元和街道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89亿元,增长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73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62亿美元。经济数据的逆势飘红,成为街道转型发展的最新注脚。
“但要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着力解决‘产业定位不清晰’这一‘第一短板’。如果产业搞不上去,元和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丧失优势。”元和人很清醒。
经过周密的论证,元和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了“抓住产业这个核心关键”的发展理念:在抓好各项社会事务的同时,更重视产业的引进和培育;要主动融入相城板块发展的第一方阵,大力发展新型城区经济,实现产城融合的大跨越。
为此,元和特地邀请了知名产业策划机构,对中心城区产业进行定位,规划了片区化发展思路,明确“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以互联网商务为特色、以科创服务为平台,探索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专业咨询、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定位。
以产业规划为导向,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成为符合实际的选择。街道除引导和鼓励培育专业特色楼宇,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外,还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城区文商智旅全产业链发展,为相城中心城区注入新的商业活力。比如,街道充分利用区国资公司的优质资产,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关村等项目落户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载体建设,扩大合作成果。位于春申湖中路393号的采莲大厦由武汉大学团队入驻运营,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发展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孵化区、科技研发区、成果展示和技术转移区、大学生实践和创业区。而在距此不远的新活力大厦定位为医疗智慧大健康产业园,以教育部移动数字医院系统工程研究中心10个重点项目落地为基础,布局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器械等产业,构建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生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