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生死之外,仍有大事

2017-09-08 05:57:2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人们越来越喜欢贴标签,在朋友圈晒《敦刻尔克》,则是眼下的高级货

(武汉)鲁珊

朋友圈里的观影记录,正在成为一种主动性标签,标志你不同维度下的属性。晒《战狼》,证明你紧跟潮流与民同乐,晒《熊出没》,证明你是个好父母并仍有童趣,晒《蜘蛛侠》,标记你曾经的文化趣味,而晒《敦刻尔克》,则是眼下的高级货。

人们越来越喜欢贴标签,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战争电影是个什么样的路子,静下来想,我们知道那都是扯淡。那只是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或者是我们习惯看到的样子。

一切战争片都是反战片。不错,但导演诺兰把他的《敦刻尔克》定义为悬疑片,这使得事情更复杂。

影史神作《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台词,要么忙着去生,要么忙着去死。

从某个意义上说,《敦刻尔克》更像是一个寓言。30多万求生的军人在海滩上,只有两个可能,要么生,要么死,悬疑在于,谁会生,谁会死,意外什么时候到来,在哪里,降临到谁的头上。

生死之外,还是有大事。有人从生的地方,向着死亡开一条条的小船过来救命。有人驾飞机,耗尽燃油自投罗网,只是换别人的命。救命的船就在前面,可是长长的队伍居然秩序井然,像超市排队收银一般慢慢挪动。成千上万人辛辛苦苦逃回家乡,却充满愧疚和沮丧,“我们只是逃了”,但是迎接的同胞说,“这就够了”。

所谓撤退,一般理解是逃跑,可历史上英国元首说这是一场胜利,事实也证明,这是日后胜利的基础。所谓反战,一般理解是以和为贵,可是电影中开往战区的民船说,不去打仗,何来安宁。

人类总是这样,在不断的矛盾和冲突中,衍生出死生之外的若干大事。

大多数平凡的个体,的确只面临生与死两个问题。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二战中从敦刻尔克四十万撤退的英法联军,陆军看不到空军,士兵看不到格局。正如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时代,人们大都只看到自己相关的巴掌大的视界。有采访说,即便是流传着敦刻尔克精神的英国本土,老兵也说不清这种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是救援民船,有人说是留守士兵,有人说,扯淡,一片混乱。

有时候,放大的光辉只是一种光辉,它笼罩我们,但不是我们自己的投射。从这个角度下,诺兰的克制和谦卑很难得。或者说,在这么一个利益膨胀到可以精确计量的环境中,这种克制很难得。

导演诺兰把《敦刻尔克》定义为悬疑片,悬疑在于,谁会生,谁会死,意外什么时候到来,在哪里,降临到谁的头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