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草原上飘来幸福的歌(民生改善)

2017-09-08 04:22:0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医疗队来到阿巴嘎旗牧区。

本报记者 吴 勇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投入的巨大倾斜和人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内蒙古各族群众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草原上处处流淌着幸福的歌。

住房

危房棚户变宜居

8月,走进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的鸿旭小区,一幢幢红墙白顶的新建住宅楼坐落有序,小区内绿化如新、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的男女老幼悠然自得,这里便是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后建设的新式小区。“过去住林场的老房子,天天挑水劈柴,费时费力,冬天更是遭老罪了,取暖烧柴火锯末,有时点不着,熏得满眼都是泪。”今年71岁的林业职工遗属任振芝说,“总想着什么时候才能住上楼房,心里那个馋啊。”

2014年,家庭困难的任振芝搬进了统一装修的新楼房,“现在我这屋里有了自来水、天然气和集中供暖,再也不用每天挑水劈柴烧火了,老省事了。”老人笑着说,“政府还给了3万元的安家费,真是让我赶上了好时候啊。”

包头市东河区的居民体验到了“忧居”变“宜居”的喜悦。过去在包头只要提起北梁,第一印象便是破旧低矮的平房,污水横流、泥泞的街道,近乎是贫困的代名词,经过数年的棚户区改造建设,如今再提起北梁,则是高大美观的楼房、干净宽阔的街道。

不仅在城市,住有所居、住有安居的变化同样在内蒙古的广大农村发生着。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五组,花香四溢,居民房屋一色的白墙红瓦、传统中式建筑风格,整洁顺畅的水泥路铺到了每一户的门前。“过去是土路、土房、垃圾堆,夏天蚊虫飞,冬天冰溜带。现在是土房变成了砖瓦房,土路修成水泥路,家家门口一个垃圾桶,路边种上花和草。”61岁的村民周绿安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让群众安居乐业是民之所愿、民之所盼、民之所需,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启动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以及农村牧区危房等进行改造,让更多群众分享住房保障政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医疗

农牧区有了“小药箱”

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蒙医医院,50多岁的社区居民王挨锁正在接受大夫的每日例行检查。1个多月前,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检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肺结核病情更加严重了,需立即住院诊治。卫生服务站随即通过绿色通道,为他转诊至旗中蒙医医院,“现在医院给我们开通了看病绿色通道,不仅节省时间,有病就能马上治疗,费用也比在外地看病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