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老铁路:共赢才能做大经济发展“同心圆”

2017-09-07 17:06:59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站在中老铁路国内段玉(溪)磨(憨)铁路最大的车站——磨憨车站施工现场远眺,只见整个站场上施工人员和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人民日报9月6日)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是全社会对运输业的普遍期待。作为陆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在年发运量、既有线运力、运输效率等方面一直是衡量地区经济是否活跃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正凭借着越来越密集的铁路网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众所周知,南亚、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铁、锌、铝、油气等自然资源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南半岛各国铁路均以1000毫米轨距作为标准,与标准轨铁路相比,60%的建设成本却只能达到30%的运力,这无疑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通过密织铁路网形成跨区域经济走廊,助推内需增长的成功案例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要发展本国经济,必须修建现代化交通路网、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高效稳定的运输通路,进而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成为了东南亚各国的共识。

云南位于中国陆路版图的最西南端,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实现沿边经济带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互融互通方面,区位优势明显。从人文交流上看,云南与周边国家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古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造就了湄公河地区各民族相互包容、同呼吸共命运亲邻关系,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云南与周边国家民相通、习相近是不争的事实。中老铁路的建设,无疑架起了一道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中国和东南亚按下发展共赢的“快捷键”。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运营3年多的中越铁路,在客、货运量方面以年均22.3%和19.7%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云南跨境贸易的标志性工程,但在多种原因制衡下,这条铁路未能跨出国门,实为遗憾。因此中老铁路的建设及未来线路规划,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新路,从技术提升、经验分享、人才培养三方面发挥整体输出优势,让为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分享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笔者认为,在建的中老铁路,既可参照业已通车运营的中越铁路,更需要沿线各国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共结连理”,通过便利的交通参与到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之中,共同享受发展机遇。以共赢的心态来统筹全局,才能共同做大经济发展的“同心圆”。(刘昊亮)

关键词:铁路南亚经济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