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能用“破亿”衡量影视精品吗

2017-09-07 13:57: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笔者微信朋友圈最近总是被“破亿”刷屏,诸如“《通天狄仁杰》破6亿啦”“《火星情报局3》勇破8亿,一路‘发’下去”“上线三天,《亲爱的王子大人》破2亿”“《白夜追凶》上线16小时破1亿啦”“《春风十里不如你》收官破40亿”等屡见不鲜。看着这么多“破亿”的宣传,是否有人和笔者产生了共鸣:很多“破亿”的网络视听作品,竟然连听都没听过!

除了网络视听作品的“点击量、播放量过亿,已经成为常态”之外,电影票房“破亿”也被视为及格的标准,如果不达到这个水准,也是会“颜面扫地”的。去年,方励为了《百鸟朝凤》下跪,票房升至8695万元。今年,《闪光少女》7名工作人员集体下跪,票房也只有6456万元。男儿膝下有黄金,却不得不为排片和票房“卑躬屈膝”,口碑再好,没有达到“亿”这个数字又“情何以堪”?

其实,“亿”只是个数量单位,如今竟吸附在影视作品上,推不开也挥不去,无法平静面对。于是,偶尔会看到揭露购买点击量的新闻出现,也冒出了明星粉丝“锁场”的怪招。诚然,“亿”这个数量极为庞大,代表作品传播广泛和受认可的程度,但绝不能简单地与精品画上等号。口碑较差的电影也会出现票房破亿元,甚至破5亿元的情况。“神鬼仙侠”就算获得了高票房,对现实又有何意义?炒作、噱头、明星、宣传、档期……各种因素可以导致点击量、播放量和票房的最终结果,并不单单因为作品本身的质量。

笔者认为,“破亿”固然代表了影视剧的市场表现,但没达到“亿”,也无须妄自菲薄。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和出品方的思维应该从注重“亿”这个数量向关心质量方面转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原创作品才是衡量精品的标准。传递正确价值导向,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有品质、有温度的影视作品才会引起观众共鸣,方能称之为精品。说来说去,在喧嚣的点击量和票房追捧中,有追求的影视作品,还是要在深耕生活、服务人民的价值导向中行稳致远,而不是被个“亿”字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坚信,只要是良心制作,自会等到知音。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