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电影:用诚意和品质引领大众审美
2017年暑期档全国票房大盘数据。 光明图片
为期3个月的暑期档正式落下帷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9月1日提供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6月至8月)全国城市影院票房163.35亿元;观影人次4.74亿,比去年3.74亿增长26.7%。
今年暑期档像许多电影一样充满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戏剧性。裹挟着热门IP、流量明星、话题效应的一些大制作,未取得预期成绩。上映前略显低调的《战狼2》却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观众超过1.4亿人次,票房超过55亿元,不但创造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而且跻身历史上全球票房榜前100名;与此同时,国内首部反映我国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二十二》,既收获了几乎“零差评”的黄金口碑,也以超过1.7亿元的成绩打破了内地纪录电影的票房纪录。看似意外反转的表象,自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可以说,无论经历如何的波折,出现怎样的幻象,情怀为先、品质制胜,终究是中国电影走向成功的不二铁律。
打破偏离正轨的“行业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的市场属性近些年在业内被过度放大,随即滋生的是IP盛行、偶像当道、资本通吃。作品无论质量高下,只要有当红明星参演,粉丝便趋之若鹜,其中的狂热者甚至不惜用包场、锁场、控评等极端方式支持其偶像参演的影片。当有制片方从中嗅出商机并轻松捞金后,便在一些圈子里形成了“利用流量明星扩展粉丝效应”的“行业规则”,商业逻辑吞噬了艺术诉求,模板炮制淹没了工匠精神,快感消费挤占了精神陶冶。很显然,这样的“行业规则”无论对业界还是观众,从长远看均百害而无一利。对于如此偏离产业正轨的乱象,亟须拨乱反正。
电影终究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的喜好和选择从根本上决定着电影创作的理念和风潮。有些观众也许会暂时双眼蒙蔽、口味跑偏,但内心深处永远是明是非、辨香臭、识良莠的。今年暑期档与几部高品质作品同台打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试图继电视剧版大火之后,再次乘着热门IP的东风在电影市场上大放异彩,结果事与愿违,内容的粗制滥造使其口碑很差。同样,动用了大半个娱乐圈人气明星的《建军大业》,在票房上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有这些反常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电影观众逐渐成熟的现实。观众欣赏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其固有的心明眼亮,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同期一些精品力作的强烈映衬,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内因与外因的合力推动,令这个暑期档的观影行为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这是比取得高票房更可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