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比肮脏后厨更可怕的 是无底限的原谅

2017-09-07 05:56:4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海底捞公司被《法制晚报》曝光当天,迅疾做出了公关反应,一份措辞“诚恳”的《通报》成功转移了公众的视线,麻木、麻醉了众多“观客”,很多受众选择了原谅。多家网络媒体、大V、专栏作者为海底捞唱赞歌,有公众号开始逐条分析“海底捞”危机公关的成功处置之处,更有网友跟帖点赞。

海底捞公司可谓兵贵神速,立刻换上了一副可怜兮兮的嘴脸,把食品安全事件演变成了成功处理公共危机营销的案例,简直可以进商业教材了。其实细看3份《通报》,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只是态度诚恳而已,只是海底捞公司与前段时间全季酒店、美团和德勤事件中的当事方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有甚者,甚至怀疑“《法制晚报》记者受到海底捞竞争对手的唆使”。其实关注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法制晚报》多年来是一以贯之的,记者是出于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才潜伏进海底捞曝光,该报曾经关注过稻香村蛋液的苍蝇、华润面包房的老鼠。暗访,是《法制晚报》记者一直采用的采访方式,只是这一次该报记者付出了更长时间的辛苦而已——4个月。媒体监督权是一种公权,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公众不应该轻易怀疑记者的报道。

纵观多篇为海底捞公司点赞的稿件不难看出,其文章格式、语气如出一辙,似乎是出自同一篇“通稿”。海底捞一向以宣传营销见长,对于他们而言,做到这些公关策略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也不禁让人联想——为《通报》“点赞”的键盘侠,又有多少是被海底捞公司有偿雇来的?又有多少网民受这种言论影响人云亦云跟帖?海底捞被轻易原谅的背后,折射的是部分民众麻木的“观客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抱着肩膀一旁看笑话,无原则的宽容与漠视。

.也许是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中国食客多了几分免疫力,也许是“大企业神话”为公众注入了一针麻醉剂。总之,比海底捞的肮脏后厨更可怕的是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以及为海底捞公司公共危机叫好的声音。

海底捞挽回声誉损失的公关还在进行中,据悉:现在到海底捞吃饭的食客,只要跟服务员谈及“卫生问题”,服务员即会送上一盘酥肉。这份意在“酥软”食客内心的酥肉,让我们领略的只是营销技巧的娴熟,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诚意。

信息高度发达时代,每天有太多分散人们注意力的焦点和热点,海底捞事件随后是“七夕”,很多围着餐桌秀恩爱的中国食客在享受爱情大餐时,也许早已遗忘了海底捞后厨那只老鼠。

时间磨刀石,真能磨平曾经来自味蕾的恶心吗?能让海底捞躲过一劫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