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上海百姓“云”上看展

2017-09-07 05:11:4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文化上海云”是一朵怎样的“云”?今年4月,上海市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的“曼舞长宁——舞蹈艺术欣赏季”在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上海云”应用大赛中摘得最佳策划奖。“长宁区集聚了非常丰富的舞蹈资源,曼舞长宁是长宁区的品牌文化活动,通过云上服务,让舞蹈艺术的美走进市民生活,原本一个区级活动,吸引了数十万市民关注。”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这样说起这朵与众不同的“云”。

在上海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眼中,“文化上海云”就好比“文化淘宝”“文化超市”,通过线上大数据运用,精准对接市民需求,同时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她举例说,去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把“红星照耀中国展”搬到了“云”上,展览在虚拟空间中延展。“以前我们策划一个展览要花几个月时间,却只展陈一个月。现在把展览、活动搬到文化云中,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展览并参与线上活动,不仅扩展了空间,在时间上也能延长,有效利用了活动资源。”

2016年,“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这是全国第一朵省级公共文化云,由上海市文广局主导,创图科技建设。作为上海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互动集成平台,“文化上海云”将各区及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中华艺术宫等市级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聚为一体。780多家市级、区县、街道乡镇三级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服务中心,都通过互联网融合为一朵文化云,向市民提供便捷、丰富、精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文化上海云”APP,周围有哪些文化场馆、文化场馆各有什么演出甚至场馆的停车状况都可以一目了然,市民更可以通过这个APP,预约自己心仪的演出……“开通当月,‘文化上海云’就为市民提供4000余场文化活动,目前‘文化上海云’平台上每月有超过一万场活动,平均每天六七百场。”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欣说。

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都在线下,“文化上海云”则把线下活动搬到线上,打造“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公共文化的展示空间更加立体。同时,利用大数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等级,依托“文化上海云”,上海市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统筹,减少了文化资源的浪费。以“文化嘉定云”子平台为例,公共文化场馆上座率已从之前的50%提高到目前的89.7%,场所设施利用率突破90%。

有“云”的日子,信息更对称,百姓参与度更高,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均衡性效应得以实现。浦东新区市民艺术大学课程网上报名十分火爆,7000个名额一抢而空。“以前我们不清楚老百姓关于热门场馆的满意度,现在通过点评模式,可以看到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场馆。”李欣说,通过“文化上海云”,让群众参与服务评价,可以倒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文化上海云”正在为公共文化服务带来创新性变革。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