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新一批外派汉语教师奔赴海外陆续到岗。虽然在到岗前,这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已经接受了诸多专业技能培训,可是置身于新的教学环境,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大家难免还是会忐忑。这些天,国内老师收到刚到国外的教学工作者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甚至电话短信发来的求助信息,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就来谈一谈跟汉语教学相关的那些事儿。
专业知识多储备
在真正到岗开始海外汉语教学之前,大多教师经过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偏重专业知识。但在培训过程中有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内容的实操性。比如,前几天就有到马来西亚开展教学工作的新手教师问“‘叶子的叶’为什么有‘口’”这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问题在汉字教学模块中老师们早就作出了回答。所以,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跟拼音教学和汉字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汉语教学工作最先面对的问题,一定要重视。
教学技能多储备
很多新手教师反馈,虽然自己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但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发现这些知识根本用不到。因为第一节课大多是学生做自我介绍,老师根本没有时间讲任何知识。这时,如果课堂语言用的是“媒介语”而不是汉语,学生可能并不买账。所以,在第一节课上,如果面对完全不会说汉语的学生,需要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设计,把“自我介绍”中的汉语信息传递给学生。这些教学技能,不但能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还能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国籍、心理等,变换不同的形式以让课堂更富趣味。
学生信息多储备
一些初来乍到的教师,在到岗前其实并不了解自己要面对的教学对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一旦拿到学生名单后往往很紧张,尤其是在要接几个不同的班级、学生年龄层次跨度大等情况下,老师会更忐忑。但教汉语本质上还是教学,教学对象除了具有个性差异,也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学龄前的小孩子、中小学生、成年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特点并不相同。在进入教学阶段之前,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段可以提前做准备。同时,对于自己所赴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也可以做相应准备。
应对跨文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