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林下种菌:循环发展“钱途”好

2017-09-05 08:31:4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成片的树林繁茂的枝叶能起到遮阳、挡风、涵养水分的作用,适宜食用菌生长。食用菌收获后留下的菌棒做有机肥,又能让树木健康成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站在林间,李玉道出了他的循环经济“致富经”。“普通树木8到9年才可成材,林下养菌的树林生长速度会提高15%左右。”

李玉是贵州省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2015年,他与朋友陈太鸿投资200万元回家乡六枝特区创业。林场以森林生态资源入股,公司出资开发林下资源,三七分成的模式,租用5000余亩林地,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

“我们已经采摘好几次了,虽然只栽种了10亩食用菌,从栽下菌种到采摘才40多天,目前已经由公司全部收购,直接产生经济效益7000多元,带动了6名精准扶贫户发展。”月亮河乡新春村黄支书笑容满面。

起初,种植食用菌在村民看来很陌生,很多人都在观望。等到食用菌采收,看到丰厚的经济效益后,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有5家企业和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林场开展林下种植,建起了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等6个基地。

“林下套种还解决了林地杂草丛生的问题,森林火灾也得以有效防治。土壤改良,水肥到位,林木长势更好了!”王熙说。

依托食用菌种植基地,鸿霖公司建设了一个休闲山庄,以及300平方米厂房一座,800平方米菌料生产场一个,80平方米无菌实验室一个,引进了食用菌相关组合机具一套,生产鸿霖山辣椒菌丝、鸿霖山鸡肉菌丝以及鸿霖山菌油等加工产品。

来自重庆的游客唐国庆一家三口,挎上竹篮,到松林里摘菌子。“这里凉快不说,生态还特别好。亲手采摘菌子很有乐趣。”

鸿霖公司按照“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变”模式运作,为社员提供菌棒,提供技术服务,最后统一收购食用菌。降低了村民种植风险,效益分红更是让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何家寨村用扶贫资金20万元入股鸿霖公司,按2:8的比例分红,5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我媳妇残疾,家里人口又多,就靠我一个人打散工,生活困难。去年,村里将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到基地,为我购买平菇菌包1000包,就在基地内种植。当年,我就收获2400多斤菌子,卖了1万多块钱。”月亮河乡何家寨村贫困户刘胜民喜笑颜开。

一年多来,公司已为月亮河乡新春村、花德河村贫困户提供了菌包2万包,为新华镇王家冲、双屯村提供菌包1.8万包,带领7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