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打通对外通道 找准特色产业 —— 奉节县平安乡的脱贫故事

2017-09-05 08:11:5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于是,到村后,他在第一时间就召集社长和群众代表开会,倾听他们的呼声。不出意料,村民的诉求聚焦在这两个点上:“小伙子,我晓得你是县里派来的,我不管你来能待多久,只要你能把道路和手机信号两件事解决了,我们就认你这个干部,不然你再多承诺也只是说大话。”

“行,我尽全力去跑。”蔡佳杞应承了下来。

回到办公室后,他说服乡里向县有关部门发函,提出了整修公路的申请;又找到县经信委和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给他们反映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林口村道路通畅工程8公里总计400万元的项目,已经立项,正在进行财政评审,预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动工;而通信公司也将在平安乡架设3座基站,其中一座设在林口村。

村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奔走相告,纷纷对蔡佳杞竖起了大拇指,他对此微微一笑:“我只是不想当个说大话的驻村干部……”

记者手记>>

深度扶贫需注意动态监测

在平安乡采访时,记者听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乡里大兴土木,不少群众也是满怀期待。村民张德安听说公路不经过自己家,便不高兴了,嚷着要上访,经过驻村工作队员好说歹说,才算把事情搁平——张德安所在的那个垭口,只有5户人家10来人居住,实在没什么必要专门把公路弯过去。

第二件事。平安乡文昌村的贫困户喻德兵通过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已经成为该村的致富带头人,这固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却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有人认为,喻德兵享受了太多的扶贫政策,所以才能够实现“逆袭”,而自己家里的情况原本和他差不多,或者顶多稍好一点,却没有享受到这些政策,不太公平。

村民的想法可以理解,表面看,也有一定道理。

一来,贫困人口多、覆盖面广、程度深,因此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差距,可能很小很小;

二来,深度贫困乡镇大多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的能力都不强,即便是脱了贫的村民,相当一部分也处于贫困的临界线,一场雨、一场风、一场旱,都有可能让其随时返贫。

正因如此,这些地方的村民才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不平衡的问题。

那么,如何兼顾均衡与公平呢?

首先,实施贫困动态检测,对致贫趋势进行预警和提前干预,对帮扶成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其次,建立特殊困难“临界对象”档外台账,及时跟进落实有针对性地帮扶。

第三,建立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最后,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毕竟有些扶贫政策是国家专门针对贫困户而制定的,这也是公平的另一种体现。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