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外婆的心情”是社会问题

2017-09-05 07:36:5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鲁珊

本报周日新闻“外婆三年带两娃,累出抑郁症”,抑郁症固然极端,但从炸了锅的网友评论来看,“外婆的心情”是很多家庭的热点。

新闻中的外婆,有几个特征,一是候鸟式,二是保姆式,三是带二胎,四是与女儿女婿育儿观念有偏差。

有数据说,中国家庭有70%-80%都是外婆或奶奶帮忙带小宝宝,还要做家务。很多老人因为家庭关系、工作强度、自我缺失等,长期处于“不开心”状态。“外婆的心情”,看似家务事,却因恰好切中社会转型中家庭结构中的共性问题,成为社会痛点。

“隔代抚养”在中国家庭中属于常态,也属于典型中国特色的产物。

这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中国人大都以“孩子”为人生信仰和目标,为了帮孩子,自己可以舍弃一切。

但为什么七八成的孩子都是外婆或奶奶带?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交给别人不放心。因为家庭对社会服务不够信任,安全感不足。不管隔代抚养有多少缺点,有一点是决定性的,那就是放心。不管带得好不好,至少带得放心。

当前社会结构处于急剧变革期,人口流动史无前例的大,而且遥远。很多老人不但面临带娃的重任,还要千里迢迢,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方言,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环境,去承担繁重的工作。这些,也是新闻中的外婆抑郁症的源头。

就文中的外婆来说,如果家政服务够放心,又如果带娃服务够专业,够碎片,尤其是够安全,那么外婆就可以稍许喘口气。

要知道,外婆的心情虽然是家务事,但当这些老候鸟的生活质量成为一类社会问题时,也正是社会解决方案出场的时候。

从市场角度,恰恰说明,看护孩子,尤其看护婴幼儿期的孩子是巨大的市场,等着去开发。而高素质、专业化和安全性强的看护机构,或短时看护的服务提供,需求量巨大,如辅以规范的行业标准和监管,就能为年轻的父母提供更多选择,从早期教育的角度,带娃的质量也越高。

另一方面,大量从农村到城市,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外婆奶奶们,也需要自己的社会生活。各类政策的地域打通,社区组织的热情关注,都需要关注到这一群体,有义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