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一条街道233人管不好共享单车乱停放

2017-09-05 06:31:5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不仅如此,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共享单车的一些其他停放现象——“潮汐效应”:公交站点、地铁口、写字楼等区域上班期间被共享单车包围,下班后又全部被骑走,出现共享单车堆积;“堰塞湖效应”:在景点密集、轨交站点集中、商业载体地区形成单车堆积,骑进来的多,骑出去的少;“蝴蝶效应”:停放共享单车的时候具有随意性和从众性;“马太效应”:用户在自行车停放较多的地方优先停放,导致这些地方的车越来越多。

和公众一样,调研团队希望知道是谁导致了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

调研团队发现,爆炸性增长是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特点,而共享单车的过量投放,是出现上述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两者之间不再存在归属关系,增加了用户骑行和停放的随意性。

也有不少人将乱停放共享单车归结为用户素质低下。王哲调查后认为,从直观上来看可能是素质的问题,但他更赞同的是,共享单车管理机制没有跟上。

“调查结果显示,违规停放密集出现,一般是在交通量大的地铁口、上班的写字楼等地,这些地方出入的人多是白领,能说他们都是没有素质的吗?”王哲觉得不规范停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归结到部分人的素质上是不合适的,真正原因还是管理没有到位,他相信正确的管理和监督对使用者的素质是一种规范和引导。

8月18日,3位大学生调研者在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SICGI)的第二届中国绿色创新竞赛上展示了“绿色创新方式——共享单车绿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调研结果。调研成员深有感触,他们发现共享单车的管理看起来简单,其实是很复杂、很深刻的问题,“停放在那里的共享单车没有规定谁来管,有可能会两个人来管造成管理浪费,也有可能根本没有人管。”

团队希望通过“共享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报告中所看到的数据,包括每个管理项目有多少人、人员的具体安排等,都是团队成员着手于实际调查,通过访谈的方式踩点踩出来的。”王哲介绍了这次报告的内容与诞生的过程。

8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规范自行车停放及管理,地方政府要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与此同时,已有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相继宣布,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新车投放。

“我看见国外某市市长说共享单车问题不解决就把这个项目撤掉,而我们现在对共享单车是一种包容、鼓励的态度,没有一种强制性的约束。”王哲表示。

从团队调研的角度来看,王哲觉得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一些衍生的手段、机制和措施,“共享单车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一种产业的衍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