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进红
9月1日刚刚缴了几万元钱,9月2日凌晨3点多,人去楼空——星空琴行全国门店一夜之间突然关门歇业。星空琴行在杭州有两家店,分别为西城广场店和拱墅万达广场店。在这次关店潮中,这两家门店都不能幸免。全国多地传来星空琴行门店关门噩耗,涉及消费者或近千人。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星空琴行发文称:“恳请各位家长和学员们给予我们一点时间……”
然而,这样的请求却丝毫难以平息消费者们的不安:一旦星空琴行倒闭,他们将损失高昂的课程费用、租琴押金或钢琴预定费用。对一些消费者而言,损失或超过5万元。
又是一个预付式消费的,类似的新闻屡屡发生:办理了消费卡的美容院、健身房、游泳馆、培训学校……突然关张,往往以寥寥数字的一纸公告来打发消费者。面对“卡还在,店已亡”的消费维权难题,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维权艰难。一夜之间,存了数千、上万元的消费卡就成了一张废纸。
预付式消费在服务行业商家里几乎成了标配,但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其实不堪一击。可正如民间所言,“买家没有卖家精”。经营者以“打折”、“让利”或者额外“赠送”等为诱饵,误导消费者提前预支未来并不确定的消费。
先预付后消费的模式堪称“空手套白狼”。一些商家把预付消费模式玩出了“花”,先租场地挂了招牌,就开始大规模地让销售员去发售预付卡,收到预付款后再进行装修营运。这种预付消费实质上变成了消费众筹模式,借消费者的预付费方式,行融资之实。而在疏于监管的市场,如果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容易出现人走楼空,卷钱跑路的商业案件。
虽然早在 2012 年,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就规定,凡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发卡企业均须到商务部门备案。为防范商家跑路、失联等情况,该《办法》还规定发卡企业必须进行资金存管,即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部门进行资金存管或保险兜底,一旦企业出现问题,企业预存资金银行或保险公司就可以赔付部分金额给消费者。
但实际上,备案制似乎并没有遏制此类消费纠纷的发生。而在历次清查实践中,均是由各级政府牵头,诸多部门联合执法、多头执法,监管执法主体不明确,预付卡市场监管秩序混乱。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对“预付式”消费进行监管,九龙治水谁都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