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盘点地铁里的那些糟心事儿

2017-09-04 09:55:5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大声讲话想不听都难

“还有地铁里,那种打电话、聊天特别大声儿的,想不听都不行。”一位乘客告诉记者,在地铁乃至公交车上,还有这样一种人——大声打电话或聊天。“尤其地铁里比较安静的时候,对方讲话的声音会响彻整个车厢,让人无法拒绝,想不听都不行。我有在地铁里看书的习惯,每次遇到大声讲话的人,思绪就会被扰乱。”该乘客称,她曾在日本、伦敦乘坐地铁,从未遇到过大声讲话的人。“即便接电话,大多数人也会带上耳机,降低声音,甚至要下车去接电话,为的就是尽量不影响到其他乘客。”

脚踩扶手让人“崩溃”

实际上,除了地铁“公放族”,还有一些乘客的行为也让人十分无奈。比如,一人占俩座儿、用脚踹扶手,乃至脱掉鞋子,将光着的脚直接踩在座椅上等等。北京晨报记者在乘坐地铁时,也亲见过类似情形。非高峰时段的地铁6号线车厢内,因为人较少,空座位较多,一名中年男乘客就将鞋脱掉,双腿直接盘坐在地铁座椅上。列车进站后,新上车的乘客见状,纷纷选择远离该男乘客的空座坐下。

“一人占俩座儿,我还能忍,大不了就站着呗。但对于那种用脚踩座椅及栏杆的行为,我真是非常崩溃,是我有洁癖吗?大家用手扶的地方,他们怎么好意思用脚踩呢?!”市民陈女士说。

专家建议

不文明行为应写入法律条例

对于不文明出行行为,本市目前主要以建议、倡导为主。交通专家陈艳艳表示,交通部门等在倡导文明出行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将一些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不文明行为写入相关法律条例,让执法人员、地铁运营管理人员等有法可依,有助于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据媒体公开报道,约束乘客不文明出行行为的条款曾被写入南京、上海等地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当中,比如之前曾备受争议的“地铁禁食令”等,最终条款都被“取消”,改写进相关乘客守则。

记者手记

请学好基本礼仪再出门

地铁属于公共场所,当我们处于公共场所更要体现出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素养。

假如车厢拥挤,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一句“对不起”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文明,反之,没了这句“对不起”可能引发一场不必要的口角。谁不愿意获得的是一份尊重和快乐呢?

国外很多国家都对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明码标价”,以此约束市民行为,我们现在的法律尚欠缺这样的执行力,但其实也是对于每位公民的尊重和信任。与其被地铁乘务员、工作者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被法律法规约束,我们何不自觉规范言行?每个人都做到文明出行,并勇敢地和身边不文明行为说“不”,大伙儿都受益。何况,尊重别人也是尊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