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裁判“抢戏”何时休

2017-09-04 09:20:5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方学良

昨日上午田径比赛的重头戏无疑是男女20公里竞走,这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经常争金夺银的项目。男子39名参赛选手中尽管没有出现王镇的名字,但也包括了伦敦奥运冠军陈定,里约奥运亚军蔡泽林,这也是云南代表团夺牌的重点项目。没想到一直走在领先集团的蔡泽林,却在比赛到大约17公里时被罚下。之前的女子比赛中,卫冕冠军、安徽名将吕秀芝也同样被罚下。蔡泽林赛后很自责也很委屈地说,可能是最后阶段急于加速动作走形,这是他自2010年以来首次在20公里比赛中被罚下,真有点不可思议。

裁判问题,永远是各种大赛绕不开的话题,“裁判抢戏”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词。本届全运会之前的多项比赛也曾不断出现争议判罚,甚至引起罢赛和拒绝领奖的事件。为此,新华社专门发表评论指出,裁判的表现是决定全运赛场能否风清气正的重要一环。此前,全运会各项比赛中的多个场次因裁判判罚问题引起赛场申诉,并出现了运动员质疑比赛结果、强行占据赛场和领奖台影响后续比赛的问题。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相关运动管理中心在裁判员队伍的选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漏洞,并对相关中心的领导班子予以通报批评。为了避免争议判罚,提高全运会执法水平,棒球、垒球、曲棍球、手球、橄榄球等赛场,都活跃着外籍裁判的身影。这些裁判不仅执法水平较高,而且没有利益纠葛,作出的判罚令人信服。

体育竞赛的主角永远都是奋力拼搏的运动员,裁判员的主要职责是公平公正公开执行相关规则,按照职业规则和专业程序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裁判错置自己的定位,找个机会要跳出来宣示权威,刷存在感。这样的情况在国际国内各种比赛中屡屡出现,特别是在NBA和足球赛场上更为突出。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误判也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但这里说的是误判,应该是基于职业道德之外的业务能力缺失所致,而不是违反职业操守的乱判更不是恶搞。在当今体育职业化风行的时代,国内的业余裁判队伍制度一直颇受诟病,这些裁判员平时都有各自的职业,有比赛时才临时抽调参与执法。如此一来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来容易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职业的比赛,业余的裁判,“抢戏”情况总是无法避免,这样的状况亟待改变。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