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扎根沃土接地气 鱼水情深一家亲

2017-09-04 08:30: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张明莹 本报记者 李抑嫱

“组团调研到农家,同吃同住拉家常,百姓疾苦记心上,不能忘……”组工干部自编自演的《三句半》节目,用接地气的台词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百姓的阵阵掌声。这是松原市委组织部“组团下基层,集中调研周”活动的一个缩影。4周的时间里,全体机关干部组成的4个工作队,分别由部班子成员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驻扎在扶余市、乾安县、前郭县和长岭县的贫困村,进田间、下地头、住炕头,用实际行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化解民忧,把实干的作风扎根沃土,将浓浓的关情洒在乡间……

一种使命:读懂群众,解决难题

“7月3日,村民说想去乾羊牧业学点养殖经验;7月10日,住在村东头的王大爷有高血压,妻子患有多种疾病,家庭生活困难……”一篇篇“民情日记”将百姓家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除了记录,工作队成员还把村民反映问题的材料夹在其中,并详细列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让工作队成员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群众的诉求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要解决问题”这是全体组工干部下基层的集体感悟,既要快速解决简单的问题,又要在复杂问题处理上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五诊疗法”是工作队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第一,通过走访对基层进行“健康体检”;第二,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对简单问题采取“普通门诊”当场解决;第三,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把问题收集上来“住院治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慢慢解决;第四,如果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就想方设法巧借外力,寻求“专家会诊”;第五,如果需要在政策、项目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就要采取最后一条“转院治疗”。总之,就是坚持分类解决、梯次推进,做到“小问题不放过,大问题不放弃”,真正把责任扛起来、把使命担起来。

一份责任:为了群众,担当重任

“刚开始,把活动当任务,当真正和群众面对面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种责任,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才能够真正让自己沉下去、接地气。”这是所有组工干部调研时的共同心声。基层党建工作是农村发展的固本之举。组工干部利用调研契机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脱贫攻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围绕“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等问题,确定工作改进措施45项、扶贫措施14项,有力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