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一案跨四省 千里化纷争

2017-09-04 08:25: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秦峰 通讯员 罗成标

“之前我们很担心外地人到周至法院会受到不公平待遇,但通过和法官接触,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你们陕西的法官非常热情、公道,有耐心、素质高、态度好,全心为我们当事人解决问题。”坐上返乡的高铁,来自青海的当事人马海生对法院工作人员道出了肺腑之言。

小法庭受理了“大案件”

8月31日,在周至法院办公室,陈永民副院长给我们娓娓道来。事情还得从头说起。7月11日,周至法院哑柏法庭受理了一起特殊案件,该案标的物在西藏,原告在湖南,4名被告均为青海人,但基于之前双方的约定管辖,原告湖南某公司将4名被告起诉到了周至法院,要求其支付近200万元的租金。

原来在2013年初,湖南某公司与被告马海生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约定承租人马海生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出租人湖南某公司的一辆大型起重机,并按照约定的时间、金额及支付方式支付租金;若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则按每日万分之五计算逾期利息。

被告马海生的妻子马莉也出具了承诺书,承诺共同承担清偿责任。同时,被告汪江海和马明还与原告湖南某公司签订了《保证合同》,承诺对被告马海生的债务承担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

合同生效后,湖南某公司依约向马海生交付了租赁物,但截至今年6月30日,被告拖欠原告到期租金及逾期利息共计190余万元。这是哑柏法庭近年来受理的一起标的较大的案件,当事人和标的物又均在省外,让办案法官有些棘手。

千里奔波保全涉案财产

湖南某公司通过定位发现被告马海生所租赁的起重机在西藏拉萨市,遂于7月14日向周至法院申请对该起重机进行财产保全。

鉴于案件的特殊性,办案法官及时将情况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现在全省上下都在攻坚执行难,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最终院长李希军指示,由副院长陈永民带领哑柏法庭侯健博、李周元两位副庭长和法警王坤前往西藏对涉案财产进行保全。

7月17日中午,办案法官一行人长途跋涉赶到拉萨市,尽管之前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但法官们还是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气短、胸闷。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查封涉案标的物,法官们来不及休息,立即前往拉萨市相关区域了解案件具体情况。消息不胫而走,案件的当事人纷纷连车带人异地隐藏,给查找涉案车辆造成了很大困难。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