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不仅加剧了大城市知名医院的就诊压力,也导致部分基层地区患者尤其是边远欠发达地区患者看病难。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引进远程会诊的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借助远程会诊平台,不断探索将自身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各地基层医院进行共享,力求走出一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新路径。
一场相隔200公里的会诊
8月30日上午10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远程会诊室大屏幕前,坐着天坛医院派驻该院副院长兼脑科中心主任汤劼教授,而屏幕另一端,是200公里外的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之“面对面”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
“先介绍一下患者情况。”一落座,赵院士就直奔主题。
“患者,男性,50岁,突发的后颈部疼痛,眩晕,于8月22日凌晨1时入住我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的查体除了颈部略有抵抗,其他没有异常……”屏幕那边汤劼详细介绍患者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身边的助理医师通过大屏向北京方面实时展示患者的病历和影像资料。
“还有别的检查吗?”
“患者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个头部 CTA(血管造影术)的检查。”
“这个病人既往有没有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没有。”
“再把核磁共振和CTA看一看,你看这个部位……”赵继宗一边通过移动鼠标与汤劼同步共享着患者的影像资料,一边做出指导性建议。
经过20多分钟的探讨,赵院士初步判断,病人可能是椎动脉瘤或者是海绵状血管畸形。此部位动脉瘤风险大,幸运的是目前瘤体内血栓形成,载瘤动脉闭塞了。患者病情平稳,目前没有破裂出血的危险。该患者只适宜血管内介入治疗,不适宜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建议在未来1~3个月复查MRI(磁共振检查)、CTA,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经过会诊,北京的权威专家给出治疗建议,让在张家口的主治医生和患者家属心中有了底。
不折腾病人,让信息“跑”起来
“利用远程会诊平台20分钟解决的问题,患者如果来北京,怕是两周时间也不够。”天坛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任添华告诉记者,利用好远程会诊这一工具,可以增强患者留在当地治疗的意愿,免去奔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