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走笔
□张彧希
上项目,在不少地方看来,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拍脑袋”决策的存在,导致一些项目匆匆上马,缺乏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频频引发社会风险事件。
由此看来,城市需要发展,但绝不是任凭管理者一厢情愿地搞建设。
这就必须保持一份决策“理性”。公共政策、重大项目事关公众福祉,考量其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等,乃是题中应有之义。这要求决策者的思考,行走在科学的轨道,避免陷入各种误区。比如,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只考虑局部利益而忽略利益平衡,只看到短期的积极效益而轻视长远的次生影响等。
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无疑是从机制上为决策“理性”守住了一道闸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风险排查防范中,眉山把民意调查作为评估工作的中心环节,并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评估主体与决策涉及群众的无障碍沟通,这就有效避免了脱离实际、一厢情愿、罔顾规律,最大程度地防范决策、项目有可能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