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落地”比较复杂,它并非只是打破平均主义、以职称工资作杠杆撬动教师的积极性那么简单。要想更全面地了解情况,笔者建议大家到基层去“四看”:一看学校领导有多少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二看评选的全过程;三看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的人在想什么;四看没有评上的人在干什么。
在基层学校,“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交集相当大,几乎没有几个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不是高级职称的。如果说他们是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领头雁,评上高级职称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压根儿不上讲台的总务副校长、学校会计甚至食堂司务长,却比很多一线教师早一步评上了高级职称,又作何解释呢?高校有独立的“学术委员会”评审教师职称,可中小学哪有“学术委员会”呀,垄断这一职能的是权力无边的“校委会”。
再来看看高级职称的评选过程。
2005~2008年,据说H省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没有达到国家要求,所以每年分到一个乡镇的高级职称指标往往有七八个,要求不太严,淘汰率较低,当时很多基本够条件的教师很容易地评上了高级——如此“放水”的结果,不仅造成高级职称的含金量降低,更造成了后来的“评职难”。2009年开始H省政策收紧,每年分到一个乡镇的高级职称指标只有一两个。
前些年,据说人事部门留有高级职称的计划外“指标”,当时的确有一些不够格的“关系户”由此捷径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令很多教师心寒。好在这种搞法后来被坚决叫停,并规定必须将评审过程全程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可还是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萝卜招聘”——用障眼法改变上级的评审标准而为个别人量身定制标准;比如“暗度陈仓”——分班时名义上是平行班,却私下将优质生源集中在内定人员所任班级,以保证其“教学效果”遥遥领先……那些埋头苦干的老实人找谁评理去?只能一声叹息。
好不容易从本乡镇的竞争中胜出,材料被交到市里了(评审权在地级市),还要赶紧辗转求人去“沟通”市里的评委,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评委们如何确定最终名单,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未见他们为了解申报人的情况而来学校听课、调查、座谈。如果他们仅凭审阅申报材料就能选出对的、淘汰不合格的,那也太神了吧?